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近日接受美媒采访,对普京表达不满,威胁对俄石油买家征关税。这一消息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使得本就复杂的俄乌冲突局势再起波澜。
当地时间3月30日,特朗普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罕见表态,对普京感到“非常生气”。究其原因,普京此前对泽连斯基可信度的质疑以及关于乌克兰需新领导层的言论,让特朗普心生不满。特朗普扬言,如果俄乌未能就停火达成协议且责任在俄方,将对俄石油征收“二级关税”,即对进口俄石油的国家加征关税。此前,特朗普曾许下“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然而时至今日冲突仍在持续,这无疑让他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急于在俄乌问题上有所建树的他,自然难以抑制内心的焦虑。
俄罗斯方面,普京于3月27日表示,俄方认为目前与乌方签署任何协议的明确途径并不存在。他提议外部力量推动乌克兰选举,以建立一个有能力且受民众信任的政府,而后新政府可与俄方谈判,签署一份被全世界认可、可靠且稳定的和平协议。从普京的表态中不难看出,俄罗斯对于乌克兰内部政治生态的变化有着自己的考量,其核心诉求在于通过一个可靠的乌克兰政府,达成真正能保障自身安全的和平协议。
泽连斯基(资料图)
反观乌克兰,泽连斯基在面对特朗普的压力时态度强硬。对于美国提出的新矿产协议草案,泽连斯基3月28日称,如果该协议对乌克兰加入欧盟构成威胁,他不会签署。因为乌克兰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可能威胁其加入欧盟的事项均不被接受。此外,乌方也拒绝承认美国过去提供的数百亿美元军事援助为贷款。泽连斯基此举,一方面是基于乌克兰自身利益的考量,加入欧盟是乌克兰长期以来的战略目标,任何可能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协议都难以被接受;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在面对美国压力时试图维护乌克兰主权的姿态。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一些国家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微妙的角色。近来,部分欧洲国家领导人频频鼓动特朗普向普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从4月20日起无条件全面停火。他们向特朗普灌输这样的观点:在4月20日,即特朗普就任3个月之际实现俄乌停火,将有助于提升特朗普的政治和外交形象。而一旦普京拒绝,这些欧洲国家便可顺势推动美国对俄制裁,进一步破坏美俄和解,并增加对乌武器援助。
特朗普(资料图)
芬兰总统斯图布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应给特朗普为俄乌停火设定最后期限,4月20日是无条件全面停火的好时机,若俄罗斯不接受或破坏停火协议,就需承担最大程度制裁的后果。英国首相斯塔默也与特朗普通电话,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有必要继续对普京施加集体压力。欧洲国家此举背后的动机复杂,既有地缘政治利益的考量,也有试图维持欧洲地区军事紧张局势,从而巩固自身在北约体系中地位的意图。
特朗普威胁征收的“二级关税”,若真的实施,其可行性与影响都不容小觑。俄罗斯在面对美西方多年制裁的情况下,经济展现出了一定的韧性。例如,在被踢出SWIFT结算体系后,俄罗斯经济并未如美西方预期般崩溃,反而通过拓展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尤其是向中国等国家大量出口能源等战略产品,维持了经济的稳定运行。若美国对俄石油买家征收关税,俄罗斯极有可能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如深化与亚洲国家的能源贸易,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
特朗普(资料图)
而从全球能源市场角度看,这一举措将引发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众多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特别是那些经济较为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能源成本大幅上升的困境,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如通货膨胀加剧、工业生产成本上升、民众生活负担加重等。
此外,美俄之间长期互动所积累的不信任危机也不容忽视。俄罗斯《消息报》指出,过去与美国互动的经历,给俄罗斯带来的多是失望与欺骗。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反复无常,让俄罗斯领导层对美国是否有诚意进行平等谈判、是否愿意切实执行已达成的协议充满怀疑。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在与美国展开广泛议程讨论之前,必然会通过一系列试探性举措来验证美方的诚意,像近期达成的有关暂停袭击能源基础设施和确保黑海安全的协议,便是俄罗斯对美国诚意的一种考验。
当前,特朗普的威胁以及俄乌双方的强硬态度,使得俄乌冲突局势愈发紧张。若冲突持续不停,无论是对俄乌两国人民,还是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都将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解决俄乌冲突需要各方展现出真正的诚意,摒弃强硬对抗的姿态,通过平等、务实的谈判,寻求符合各方利益的和平解决方案。国际社会也应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俄乌双方走向和平之路,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让世界远离战争的阴霾,重回和平稳定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