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方靖和黄维说着杜聿明和熊希林医生故事的时候,刘洁如一只幽灵般走了进来,对于这个年轻的第12兵团情报处长,方靖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刚开始他认为刘洁是张振国的人,黄维告诉他,不是,他是陈诚从国防部遴选的那批青年才干中派到第18军的。
这个人的情报获取与分析能力还是可以的,尤其有两次让黄维印象深刻,第一次,他感觉到第110师廖运周部有异常情况,原因是,廖运周突然把一个整团,也就是那个姜继鑫团,划拨给吴绍周直接指挥。这在大战在即的战场,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更何况,兵团部没有做出如此决定,吴绍周也没有汇报过此事。第二次便是华野向双堆集增兵,他从解放军的炮声和枪声,以及服装等方面,判断出解放军增兵了。虽说当时他对部队番号的判断出现了失误,他认为,这部分增兵,有可能来自华北。

“刘洁,滚出去,不要和我们说话,免得又充当积极,把我和老方给告了。”黄维骂着他曾经的部下刘洁,但并没有真的发怒,不像是对待杨伯涛、董益三、梁培璜等人一样。
“老黄,就是说这事呢,就是说这事呢。”刘洁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根本没有在乎黄维假意的愤怒。
方靖笑了笑,算是认可了刘洁说的话,刘洁这才坐了下来,小声说道:“二位,据可靠消息,我们这个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所有规定,都是那个大特务文强拟订的,解放军根本就没有改动,便下文执行了。”
“怎么可能呢?解放军管理战犯,让一个大特务来制定规章制度,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方靖有些不理解地反驳着刘洁的说法。
方靖的话,说得黄维笑了起来,他看了刘洁一眼,说道:“你们啊,知道个屁。我,来得比文强还早。我和邱行湘、康泽,还有那个死了的张岚峰,是第一批,我们来的时候,这里的卫生还没有打扫呢,哪儿有什么管理制度?沿袭的还是在井陉的管理办法,给放羊差不多,和管理员之间,也没有个分别,甚至还能和他们开开玩笑。后来,管理我们的那个老头,走了,这里换了新领导,就开始制定严肃的管理制度,可他们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从战斗部队里抽调过来的,哪儿有什么监狱管理经验嘛。后来,有一个干部说,战犯里面有能人,就有管理过监狱的,好像还是什么模范监狱,后来他们一查,竟然是周养洁那家伙。那个家伙,我在贵州见过他,听说是个法学专家,他在贵州管理的那个监狱,比我们现在这个还文明。”

刘洁笑了笑,说道:“老黄,最后这一句,我和老方没听到,没听到。呵呵,咱们说文强,说文强,不说周养洁,听王陵基说,那几个特务,还在重庆关押着呢。咱这个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制度,和他有什么关系?”
黄维笑了,说道:“后来,文强就来了,吹嘘说自己住过外国人的监狱,也住过国民党的监狱,更住过军阀的监狱,好像还管理过监狱,管理员一听,高兴坏了,就让他帮助写监狱管理制度,没有想到,这家伙还真不是吹的,写得条条框框,头头是道,很快,我们这里便进入正规化,再也不像以前那种放羊式的管理了。”
刘洁笑了,说道:“对,对,对,学习改造是正规了,但有两条,是反动的,第一条,不让大伙说话,怎么交流、帮助、促进吗?第二条,上级提出以思想改造为主,劳动改造为辅,现在这种情况,只要求思想改造,而忽视了劳动改造,一个小菜园,恨不得一天去一百回,一人进去踩一脚,都能把刚刚锄好的地,给踩成石头了。所以,我们要反对文强这个大特务,居心叵测,把反动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不实事求是地照搬照抄国民党反动派的作业。董组长还说了,外国的监狱,关押的是帝国主义的罪犯;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关押的是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和革命者;军阀的监狱,关押的是反对军阀统治的人士,我们,是新中国的战犯,是拥有特殊身份的新中国的战犯,是享受着共产党和新政府恩典的新中国的战犯,和帝国主义、蒋介石反动派以及军阀监狱里关押的人,是有着质的不同的,是不能照搬照抄他们的管理规定的,因此,一定要批判蒙蔽了管理干部的大特务文强,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改正之。”
黄维听了,冷笑一声,说了句:“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我,不参加。”
方靖见黄维如此说,也说了声:“刘洁,我也不参加。你们啊,为什么不直接向管理所提建议呢?”
刘洁尴尬地搓了搓手,说道:“他们说,这是斗争方式,而且他们都签过字了,这个机会,难道你们也要错过?”

黄维这一回真的恼了,冷眼看了刘洁一眼,指着监室门口说:“刘洁,你给我滚!我,黄维,不是背后捅刀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