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通常说的“光谷”一般指的是东湖高新开发区,于1988年成立,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并获批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央企集中建设人才基地、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等,东湖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就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目前以光纤光缆、光器件研发、激光制造等一系列高科技产业,仅生产的光纤光缆一项就占了国际市场的25%,这些企业为东湖高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腾飞,近年以来,东湖高新区的GDP一直是排在武汉市的前列,属于第一梯队,远远超过其它区,2024年的GDP数据超过了3200亿元,是蔡甸、新洲(不含阳逻仓埠等)等区的近5倍。

东湖高新区之所以经济发展迅猛,除了有相关政策支持,主要得力于积极发展高新产业,吸引投资,还大力吸纳人才,武汉本身就是教育强市,尤其是光谷及周边高校云集,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毕业生众多,经济发展的好,就业机会就会更多,自然常住人口就越来越多了,根据百度统计数据,光谷地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20万人,而面积却只有518平方公里,远城区的新洲人口约100万人,面积却是东湖高新区的近2倍有余,光谷似乎变得越来越“挤”了,尤其体现在交通出行方面,堵车现象很普遍,大家普遍的感觉是光谷现有地铁的线路太少了,目前地铁线路比较多的是集中在汉口和武昌区域,除了现有的地铁2号线和11号线,急需新的地铁线路来缓解交通出行压力。

谈到光谷地区规划的地铁线路,我们就不得不说武汉地铁9号线了,这条线路呼声非常高,却又“命运多舛”,早在2014年左右就开始提及,最早见于《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但是10多年过去了,这条线路依旧不见动静,不过虽然没有动工开建,可是也并没有像有些传言一样取消,这条线路仍然是在规划建设当中,其一,9号线在光谷广场与2号线和11号线的换乘点,仍然可以清晰的看到贴出的标识。这些可以证明9号线的存在。

另外,同样在去年12月末开通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二、三期的光谷出站口上,也可以清晰的看到9号线的标识,如果没有9号线,9号线的标识应该不会存留的。

早在2024年10月份的时候,就有在江夏庙山地区的居民询问有关武汉地铁9号线的信息,当时武汉地铁工作人员回复的是:已经考虑将武汉地铁9号线初步纳入第五期进行研究,2025年1月同样有市民在城市留言板建议9号线在光谷广场后改道白沙洲,对此,武汉地铁集团给出的回复是,根据之前的线网规划,9号线分别由洪山区的铁机路片区与青山区的红钢城到达五里界。这里可以再次证明9号线的存在,且大概率可能会进入第五轮规划,结合目前的现状,第五轮规划可能要到2025年底或者2026年才会公布,一旦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那么预测就有可能在2027年开建。

那么,线路走向如何呢?根据现有的规划可以猜测,武汉地铁9号线共分为两期,一期工程由中国地质大学出发,一路延伸至江夏区的五里界,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20.2km,其中地下线15.8km,高架线4.4km,共设车站13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11座,可在光谷广场站与武汉地铁2号线和武汉地铁11号线换乘。线路标识色为东湖蓝,一期工程经过光谷及周边区域的站点预计为中国地质大学站、光谷广场站、雄楚大道站、中南民族大学站、东山头站,可以缓解雄楚大道以及民族大道周边民众的出行压力,江夏区这边对于居住在汤逊湖、庙山周边民众也能提供较大便利,更加东湖高新区与江夏区的民众之间来往。

二期工程则可能由中国地质大学向武汉植物园延伸,预计从武汉植物园开始分为两条支线,一条向洪山区铁路路片区延伸,一条向青山区的红钢城延伸,最后行成类似一个“y”字形结构,建成后,对于武汉植物园等景区也会有很大作用,游客出行会更加便利,也能缓解该区域交通出行压力。

那么,大家期待武汉地铁9号线吗?认为9号线会最终进入第五期规划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