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职业餐饮网 旖旎
“
如今,大家过得都不容易,第一季度南城香流水比去年下降了10%,但净利润却增长75%,而且有望全年增长,现在这个时刻,大家都很迷茫和困惑,今天我想同大家分享的正是餐饮如何穿越经济下行的周期……
”
这是近日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在第三届中国餐饮BOSS大会上的分享。
面对变化,面对下滑,面对洗牌,无论是头部还是中腰部餐企,都在迷雾中前行。
而越是穿越周期的企业,越能率先看到“问题”和预见“趋势”。
这两年,南城香也遇到了很多自身问题,最直观的就是南城香不开店了,反而会关店。
包括今年第一季度最新数据,其品牌流水同比去年下降了10%,但通过内部调整,其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75%,而且有望全年持续增长。
究竟南城香是如何“调整”“变革”的?其背后又给餐饮人怎样的新启发?
以下是汪国玉《穿越经济下行的周期》分享摘录,希望能透过其对国内餐饮环境的分析、对餐饮未来趋势的解读、以及南城香未来“打法”和“规划”,为其他餐饮人提供思路上的启发和借鉴。


中国的现状 VS 日本“失去的30年”
我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穿越经济下行的周期。
这个时候大家很焦虑,什么原因?我们不努力吗?
答案并不是不够努力,是大环境在变化。
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干?
这是很多人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最近为什么南城香流水下降了,好像整体不开店了?
但其实我们是有动作的,而且我们从去年开始,在进行一个辉煌行动,我们将花两到三年的时间完成这个行动。
我们行动的方案是:不开店甚至关店,然后练内功,后面再做简单分享,我们先聊一下,如今国内的经济环境是怎样的。
上个月到日本,很多餐饮人一同去了,参观了很多日本大企业,我觉得中国目前状态同日本1990年代“失去的30年”很相似。
什么是“日本失去的30年”?
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乏力,通货紧缩和企业破产。
当时日本GDP增长率为1%,通胀率约为0.3%。基本上是不增长的,物价是负数。
中国和日本到底有多大相似的地方?
日本房产泡沫,股市泡沫,人口老龄化。中国虽然没有股市泡沫,但房地产和人口老龄化、产能过剩、失业率增加、地区收入差距明显等,这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相似的地方。


日本企业,怎么应对“周期变化”?
减少投资、降低风险
日本当时用了5-7年的时间走出困境,我估计中国至少花两到三年,甚至三到五年才能走出困境。
那日本企业刚面对“失去的30年”的时候,它们是怎么做的?
首先,减少投资、降低风险
像南城香这个时候不开店了,或者说我一边开店,一边关店。
很多投资者问我要不要钱,我说我也不缺钱。不缺钱的原因是,我不花钱就不缺钱。给我钱,我也不敢用,因为借钱总是要还钱的。
日本那个时候就是减少投资、降低风险。做法就是聚焦核心业务,比如索尼,中国人可能慢慢把索尼遗忘掉了,其实索尼现在发展得非常好,那个时候他们聚焦核心业务。
还有像是日本的无印良品,在日本经济下行的时候,把工厂迁到中国、印尼,一下把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减少设备投资和研发的投资。2017年美国企业研发投入十年增加10倍,但是日本仅仅增加了17%,所以把兜里的钱捂紧一点,不要瞎投资了,因为环境不好,这个时候就是练内功,等待时机。
目前,中国有一部分餐饮行业开始出海了,其实出海是一个好现象,可以不让国内过度地内卷下去,也能从国外找到新机会。
其次,大量的留存现金
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有很多不同的特点,中国企业有很多是靠杠杆来发展。
日本百年企业比较多,它们的企业很多楼是自己买的,商铺自己买的,不是租赁和借贷形成的,所以很少有负债。
南城香也坚持零负债,目前我们的负债率基本是0,因为我所有店铺都直营店,都是我自己投的,没有第三方投钱。没有资本投一分钱,所以我的贷款是有限贷款。
疫情期间南城香表现得最优秀,我正常开店,因为我们没有外债,这是我们跟别人的打法不一样的地方。
最后,修练内功,走“高技术”路线
索尼和松下2000年开始业绩不断下滑,经历了5-6年大裁员,股价缩水一半,亏损严重。
松下开始转攻太阳能面板、汽车电子、锂电池、工业自动化设备、生态家电、住宅。
索尼把金融游戏剥离放在美国,聚焦手机摄像头感应器、汽车电子。
以前它们都做C端,比如老百姓家用的电视机、录像机,老百姓用的东西。
如今老百姓为什么忘记它了?因为它不再聚焦C端,开始做B端,而且是走向更高科技的领域。
其实现在80%的人都在用索尼的产品,只是我们自己还不知道,以为它倒下了,但是人家正在挣我们的钱。
像是手机摄像头中的传感器,还有汽车的传感器,其中全球80%的产品都来自索尼,而后期索尼又不断转型,涉及到游戏等多个领域,不断拓宽业务的多元化。
总结日本面对突如其来变化的方法:一是裁员,二是收缩,三是调整练内功。


南城香现在为什么不开店了?
我们在练内功!
很多人说,南城香不开店了,反倒开始关店了?是不是不行了?
我很有自信地说,我们从去年开始在默默无闻地“干大事”,而且一直没有停,而且比过去更忙。
2014,我们经历过一次“危机”
从我总结来看,餐饮十年是一个周期。
比如南城香经历了2014年变革,2016年开始火爆,南城香当时为什么突然火起来了?
一方面,我们抓住了外卖的风口。大家不做外卖的时候,我就研究、判断未来的风。
另一方面,是来自组织内部的大变革。
像是创新飞碟型组织,2014年,我们不到30家店,那个时候开始关店,经历了飞碟型组织变革。收缩、关店,取消股份制,我们公司股东,基本上我80%股份,总经理20%的股份,没有其他人投资一分钱。现在公司总部人员66个人,包括扫地的人、办公室人员,我时时刻刻关注。有很多企业说总部怎么那么多人,你看池田寿司100多家店,池田鄢说公司总部十几个人,但是能打胜仗,变革的时候从总部开始干。
还有饭香串香馄饨香的“新模式”打造,为什么定位做饭香串香馄饨香,我说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做定位的时候,谁是专家,自己就是专家。
做百年企业“隐形冠军”,中国的餐饮尤其小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做隐形冠军,做百年企业。不然十年一个周期很多人扛不过来,到十年周期大家就麻木了,不知道怎么干了。《南城香宪法》也是那个时候定的,到现在不变。

2024,十年后的“新危机”
2024年,我们发了很多指令,开始收缩、调整。
2025年总流水没有涨,但是净利润在增长,跟现在的调整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净利润能实现增长?
因为我们在苦练内功。
我们重新复盘,精定我们的宪法,再强调重走长征路,再到新辉煌。过去的路线一直坚持走下去,还是做百年企业,调整团队、关店、确定模式、再扩张,这是我餐饮人的套路。
我记得,2024年调整的时候,我们都在一线打仗。
一个店里用多少人,总经理自己从早上五点钟出发,到店里面看早餐怎么做的,夜里看着货怎么送到门店,门店的货怎么装进冰箱里面,早餐人几点开始上班,到下班的时候怎么转场,下班之后东西怎么处理,低峰段怎么经营,高峰段怎么经营,晚上收市的时候,要观察全流程,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不是办公室想出来的,我们一定要到一线找问题,要解决一线的问题。
而如今我们的新模式打造,一样不断试错、打磨。第一个店不满意,我们第二个店接着改,第三个店接着改,改了七、八、十来个店,花不少钱,不满意大不了重新干,让顾客感觉焕然一新。
有人会去南城香看,那南城香新模型打造得怎么样?
目前,我们觉得不怎么样,我现在给自己打了一个分是40分,但是新模型比老模式,老模式的缺点是早餐没有问题,晚餐也没有问题,就是中午流水下降。新模型打造,中午流水起来了,早餐在优化。
为什么不那么张扬,只有40分拿不出手,现在你们看不到实质性的东西。
按理说今天不应该说这个东西,应该在下半年有好消息的时候再跟大家讲,再看一看,肯定给大家焕然一新的感觉。
现在很多炒菜机在用了,肯定要突破,我们的人到深圳、全国去跑,向优秀的企业学习。
学习不是抄人家,是学习之后打败对手,怎么打败对方,怎么更卓越一点,品质做得更好一点,更让老百姓能喜欢。
今年干不完,明年接着干,一年或者两到三年,我们打造一个新模型。
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成功了。
我们打造了模型,不是在学习人家,我们是自己在打磨、摸索。
我现在有一个团队都是80后、90后,平均40岁以下,专门打造模型。
现在新模型,我说我不参与,我只是指明一个方向。
十年前是我参与的,如今让他们干,是要突破过去我的经验,我把握几个大方向就可以,像是要有锅气,要注意新模型打造。
就像外卖窗口,如今的外卖和以前大有不同,2014年外卖窗口是我们第一个设计出来的,特意为外卖做的窗口。我们设计之后,排队很多,那个时候还没有扫码点餐。如今外卖没有那么火了,客户也没有那么多了,就要转变思路。
任何创新肯定是越来越难,就像我们的手机,体积还是这么大的体积,手机一代、二代、三代总是越来越难,越来越有技术含量。如果没有技术含量,这个手机就没有市场。

去掉多余增值,苦练内功
为什么打造新模型,因为我发现南城香的产品做得没有错,服务没有错,环境没有错,但是顾客是不喜欢了。
现在很多餐饮遇到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做错,就是顾客不喜欢。
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南城香去掉多余的增值,以前刚开始的套路是南城香咸菜免费、水果免费,一年花个几千万花出去也值,但是我流水起来了,钱赚兜里来了,时代不一样了,去年取消掉了,我们改套路了。
我们现在是“做好基本功”。
中国餐饮行业整个基本功都很不行,基本功就是做服务,忙的时候觉得顾客不在意,排队吃上菜就不错了。后来顾客发现你的卫生不行,对你哪里都不满意了。
你会发现,把基本功练好,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流水也会明显提升。
我现在的营运部门每天店里发现的问题,有督查部门,每天下午晚上公布,我看到有什么问题,顾客投诉、卫生、餐品有问题,朋友推荐的照片,让督导部门去查。
继续排兵布阵,去年开始把总部的人员换了一轮,换了一半,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人干活,我们请了几个高管年薪一百多万,后来发现不符合,我们重新打造战略的时候把人换掉,又请了一个高人。
现在总部团队平均40岁以下,如果平均年龄超过40岁,团队可以说老化了,一定要让新人来干,不能跟科技行业来比,总部人员一定要有新的思想。
我的新模型推出来,我的思想不能影响你们干,你们怎么干都行,去年花了一千万,我说今年再给一千万,你们干错了没有关系,允许范错误。
我们城里有一个办公室在四环里,后来把总部办公室人全部迁到一块。移到城里面就是为了贴近顾客,我们店比较集中。店长有什么事情,总部就是为门店做服务的,要贴近顾客,全部集中到一块办公,包括财务、后勤人员、搞维修的人员全部集中到一块办公。
新模式要新模型来管理。人才战略、科技战略、效率战略。把人一定要精简,很多的企业公司总部人员调不动,因为我们总部人员都没有股份,人可以随便调整。比如以前做得很好,立下功劳,新的时期不能胜任,直接降下来,把人重新调整。

“练好内功”,一季度流水下降10%,但净利润增长75%
每年的一季度是最难熬的,因为春节在一季度,今年假期延长,客人返京时间延后,说明春节氛围更浓了。
南城香在一季度流水相比2024年下降10%的情况下,净利润确反而大大提高增长75%,有望今年全年利润增长。
这个跟我们的战略调整有关,说明我们做对了,坚持活下来。
不盲目追求规模,不盲目追求流水,把不挣钱的店关掉。
精细化管理,追求品质,服务,环境,让消费者满意,减少用工成本,调整用工模式,走集体合伙制。
相信夏天的到来,下个季节会更好,在活下来的前提下坚持创新改革,去年的辉煌行动已经看到了效果,25年我们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争取年底新的模型店出来,再现南城香的辉煌。
虽然外面有传言说南城香被围剿了,要沉住气,不要紧,我们不是上市公司,不影响股价。
据我了解围剿我的没有一个能赚钱,待我们正式发功的时候再说吧!
面对“经济周期变化”我们是有经验的,公式就是:
组织变革→收缩(关店)→模式打造>再扩张。


未来消费的趋势,就是“第四级消费时代”
做宽度不如做深度
社区餐饮的创新之路,刚刚提到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产品服务环境都提升了,顾客却不来了。
大家都困惑是什么问题,都在找自己的问题,其实我们没有做错。
什么原因?是顾客的需求发生变化。
很多老顾客讲到天天吃饭香串香馄饨香,他们觉得能不能换一个新东西,吃腻了,产品不是把羊肉串、肥牛做得更好,是顾客的需求发生变化,消费的观念发生变化了,所以现在的消费不一样了。
第一级消费时代,基本需求,有了城市化以后大家有工资买点粮油。
第二级消费时代,置业消费,有钱以后,买彩电、收音机、录音机、汽车等。
第三级消费时代,有钱买车,买高档的车,一人买一台车,买大的车,开起来很拉风。买一个衣服,包买LV,大的LOGO让大家看到我很有钱。请大家吃饭到高档饭店里面,觉得有面子。
第四级消费时代,喜欢货真价实、极简主义、国货崛起。现在中国人餐饮打中国的牌子,西方的品牌,现在年轻人不喜欢了,现在很多餐厅装修很简单,东西做好,价格合适,追求健康、舒适、无品牌化。
回归到餐饮视角,老顾客抱怨,还是那么几个菜,没得吃了。
但餐饮的升维,不是增加几个菜那么简单,一定要让他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那如何能焕然一新,回归到创新、数字化升维和做好基本功。
像是产品回归原型,就是土菜、老手艺、安全食材、基本款菜单;设备智能化、仿出真效果,一定最终结果就是仿真效果,达到真人的效果感觉;营销从“耍小聪明”,比如卖卡、打折、搞促销,到真正地把东西管好,产品管好,服务管好。
如今懂经营会管理、知识分子的餐饮时代来临了。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做宽度不如做深度。
过去我们开很多店,做很多产品。在我们家一个县城里面,有一个品牌叫“一望江湖”,我就告诉他们差异化经营。我说你做差异化,做宵夜食堂,一个店大概500平米,现在在县城里面卖好几万块钱一天,在我们县城是最赚钱的。县城很多饭店做得很大,但不一定赚钱。我建议它做区域之王,它以前准备开连锁店,现在不开店了,把这些店守住就可以了。
就像南城香2025年成为北京社区第一品牌,我们坚持做区域之王、社区之王。
小地方的企业不要着急,不要想开几百家、几千家连锁店,不一定挣钱,而且做的不好的,未来的政策走向会严管控,你会越做越累。
而是像日本企业一样做百年老店,越做越深,越做越细。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