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海,来自北京市飞行者航空科普促进中心。我宣讲的题目是《为祖国 去飞行》。
2020年,新冠疫情考验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担当和勇气,中国航天人顶住了压力,在这关键的一年,顺利完成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标志着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为全面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载人航天工程任务艰巨繁重,面临的困难和考验严峻复杂,未来需要更多优秀的航天员,而所有的航天员都要从飞行员开始训练和选拔。飞行员是高级综合性人才,除了长相好,身体好,学习好,更重要的是政治修养与心理素质过硬,经年的训练使得自身的能力早就有了质的飞跃。作为重要的科技人才,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根本的支撑作用。截至 2020 年 4 月,我国民航局登记在册的飞行员仅有 68704 名,而同期的美国在册的飞行员就有近 100 万名,民间飞友和非取证人员,据不完全统计,预计还有数百万名。我们中国作为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飞行员的数量确实太少了。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航空航天强国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们在2016年成立了北京航普中心,走街道,进学校,总计为85000余人进行了航空知识的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并帮助17000余人飞上了蓝天,
完成了他们人生首次飞行的梦想。不见得所有的人都能成为飞行员,但是让所有人接受航空文化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我们能做到的。如果绝大多数人拥有飞行能力,未来中国不管面临多么复杂的国际局势,有大量的科技人才作为基础,一定会大大提高抗风险能力。
我和中心所有的志愿者们着力解决航空航天科学普及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鼓励和引导全民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大多数人只要愿意参与学习和传播,就是在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纪念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先生,我们计划在2025年科普115万名青少年,完成“飞天梦计划”。
今年,我们在“志愿北京“”官网发起了“中国飞天梦志愿团”,目标就是通过志愿服务推动“全民学习飞行”。
说到飞行,它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间看清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人在自然面前,虽能御风飞行,但要时刻心存敬畏之心,一架飞机飞在空中,同时要受到四种力,看起来平稳又自在,实则是不停的调整和控制。人在三维空间内,在通往蓝天的路上,就是一次顶级的修行。学习飞行的机会已经向全民开放,在新的机遇中成长,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我庆幸自己生在中国,让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有了丰富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2018年,我们与全国妇联妇基会发起的“凤舞九天”公益项目成功实施,
计划在新时代为祖国培训5000名女性飞行员,在全国建立100支女性航空航天科普人才队伍。作为一名三八红旗手,就要摇旗呐喊,相信有更多的女性朋友会喜欢飞行,在科技领域实现男女平等。感谢团团让我来到这里,我想与更多的人共同学习训练飞行技术,找到更多的航空航天科普志愿者伙伴,从基础科普和基础研究做起,
为祖国培养和储备具有飞行技术的人才队伍,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的热爱,更是因为祖国真的需要。
有人会说,这事挺难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什么一直坚持?我想,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时代价值,一生应该为祖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好让美丽的祖国记住我曾经来过。咱们习主席说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
我们新时代青年理应承担新时代航空航天强国的责任!这就是我的答案,我相信也是每个人的答案!
蓝天下有美丽的中国大地,为了她的繁荣与安宁,让我们壮志凌云,一飞冲天,为祖国,去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