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每年能赚5000多亿的科技公司,最后落到手里的利润只有1.3亿,这钱连给公司高层发工资都不太够。" 这个让人听了直摇头的数据,是2025年3月30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黄明教授在北京一个论坛上说的。这个特别会预测科技行业危机的学者,拿着联想和华为的账本比了比:2023年联想赚了72亿,华为却赚了870亿;联想在技术研发上花的钱还不到总收入的3%,华为那边直接砸了22.4%。
"卖电脑不如盖房子来钱快"时间退回到九十年代的北京中关村,联想两位创始人柳传志和倪光南的办公室就隔了十几米,却各自带着公司往不同方向跑。1994年倪光南拼了命要搞芯片研发的时候,柳传志正忙着把IBM的电脑生产线搬回中国。这场被叫做"柳倪之争"的吵架,最后以倪光南卷铺盖走人收场。

联想选的路子看着挺实在——代理IBM电脑三年就让收入翻倍,2005年把IBM的电脑业务整个买下来,直接当上了行业老大。但吃亏的事也不少:2014年买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结果砸手里,手机越卖越差;2020年想上科创板,结果因为研发花钱太少被拒了,3%的研发比例还不到科创板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黄明教授说话很直接:"靠着房地产赚快钱,让联想把整个手机互联网时代都错过了。"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脑市场销量掉了13%,可联想还是得靠卖电脑赚七成的钱。反观华为,手机在全球卖得越来越好,占到了18%的市场,手里捏着的5G核心专利更是占了全球的15%。

要是去联想的北京研究院转一圈,墙上"智慧中国"的大标语和实验室里拆得七零八落的苹果、戴尔电脑,看着特别不是滋味。2024年的专利报告说,联想全球3万件专利里,涉及电脑核心技术的连10%都不到,大部分都是键盘怎么散热、外壳怎么设计这种边边角角的东西。华为那边光5G核心专利就占了全球的6.97%,自家研发的麒麟芯片都能和高通最好的产品掰手腕了。
这种差距在2024年美国芯片禁令升级时看得最清楚。联想急着找英特尔加价30%买处理器,可华为的海思芯片早就能量产14纳米的芯片了。联想老总杨元庆说过:"我们犯不着自己做芯片,英特尔的东西够用了。"这句话被网友做成表情包到处传。

看钱袋子更让人叹气:2023年联想买处理器花了900亿,买内存又花了600亿,可最后赚到手的才72亿。这种"给外国公司打工"的模式,让网友给联想起了个外号叫"全球最大电脑组装厂"。
选错路要付的代价倪光南离开联想的第三十个年头,上海张江科技园里冒出了个叫"中科龙芯"的企业。这家从中科院计算所分出来的公司,2024年搞出了完全自主的3A6000芯片,性能都快赶上英特尔第十代酷睿了。可联想同年发布的AI电脑,用的还是英特尔的处理器。

"要是当年留下倪光南,现在中国芯片说不定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懂行的给算了笔账:联想上市以来拿的政府补贴超过100亿,这些钱够盖三条中芯国际的14纳米芯片生产线。再看看华为,2020到2024年光研发就砸了7200亿,比联想四十年加起来还多。
这种只顾眼前的毛病在管理层工资上看得最清楚。2023年杨元庆拿走了1.7亿年薪,占公司利润的2.3%;同一时间华为的任正非,手里股份只剩0.65%,年薪连100万都不到。网友都笑话:"原来联想赚的钱都进老板口袋了。"

2024年底联想说要投50亿在武汉建人工智能研究院,还推出了用国产CPU的"开天"电脑。可大家不买账——用的兆芯KX-7000处理器性能也就英特尔五年前的水平,价钱反而贵了三成。
黄明教授说得透彻:"当公司躺着就能赚钱,再想起来搞创新就难了。"有预测说2025年全球AI电脑市场能有500亿美元,可联想在这块的专利储备连前十都挤不进去。华为的昇腾AI芯片已经装进了20多个国家的人工智能项目里。

北京有个搞科技投资的透露:"现在大家更看好小米这种能跨界的。"2024年小米汽车上市第一个月订单就破了10万,可联想的手机业务已经连着五年亏钱了。问起联想以后怎么办,杨元庆还是那句"要保住电脑市场的老大位置",这话和二十年前说的一个字都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