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活塞队球迷们:
我妈妈是地道的底特律人。虽然我在亚特兰大长大,但总觉得自己的一部分,也像是在底特律的街头巷尾长大的。小时候一到夏天,妈妈就会带我来这儿,和表亲们住在一起。那些日子,才让我真正摸到了这座城市的脉搏。在乔·杜马斯体育馆里挥汗如雨地打篮球,在7英里路上和小伙伴们追着踢足球、玩捉迷藏,到了傍晚,再来一场热闹的烧烤派对。我亲眼见识到了底特律最真实的模样——这里既有咬牙硬扛的韧劲儿,又满是热乎的人情味;处处透着不服输的狠,更藏着掏心窝子的爱。
那可是21世纪初的黄金年代啊!昌西、大本、汉密尔顿、华莱士,他们带着活塞队横扫四方,把“坏小子”的篮球文化狠狠烙在了这座城市的骨子里。现在我耳边还能响起那震天的呐喊:“底特律篮球!”就这五个字,懂的人一听,热血“唰”地就涌上来了。这不仅仅是个口号,更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底特律,就是要和全世界较量!
而今年这支活塞队,好家伙,就像把当年那股劲儿又给找回来了!
我带着一肚子证明自己的劲儿冲进新赛季。在NBA这个圈子里,大家总爱给人贴标签,一旦被归进某个“类别”,再想撕掉标签可就难了。我心里清楚,自己是那种值得球队长期押注的“胜利型选手”,可去年夏天,联盟却不这么看。没办法,我只能先接下一份一年短约,憋着一股劲儿,要让所有人重新认识我。
为啥选底特律?因为这儿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战场!老板、教练、凯德,还有队里一群年轻球员、老将,咱们每个人都揣着一股“证明自己”的火。说真的,我觉得连你们球迷都憋着一股气!过去咱在联盟吊车尾,甚至连输28场,球馆里都没了往日的呐喊助威——这哪是我们熟悉的“底特律篮球”?这根本不是我们该待的位置!

但有些事儿,外人根本没看懂。去年这支活塞队,哪有大家说的那么差?我太清楚了,因为我们赛前研究雄鹿队的球探报告时就知道,我们可没想着能把他们按在地上打50分。活塞队那群年轻球员,个个都是拼命三郎,想从他们手里拿分,得费老鼻子劲儿!他们缺的只是把优势转化为胜势的临门一脚。
还有件事总被人忽略——射手对于一支球队来说,那就是“核武器”!篮球这事儿,说穿了也简单。凯德这么厉害,对手肯定想双人包夹限制他,但要是队里没靠谱的射手拉开空间,这招就没用。没空间,对手收缩防守也不怕。现在好了,蒂姆、托拜厄斯,再加上我,我们往三分线外一站,对手就得掂量掂量了。记得训练营那会儿,凯德特别兴奋地跟我们说:“天呐,我都没想到能有这么多空位投篮的机会!”听到这话,我心里比自己投进关键球还高兴。
整个赛季下来,我们越来越默契,都明白彼此能为球队带来什么,也看到了这支队伍无限的潜力。杰伦、奥斯汀、罗恩这些年轻球员,浑身都是使不完的活力;我们这些老将,也把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倾囊相授。现在这感觉,就像我们才刚刚启程!一连串的胜利,那可不是撞大运,而是我们实打实拼出来的,每一场胜利,我们都配得上!
对我来说,在底特律打球,就像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这儿就像我的第二故乡,我想让这座城市、让这儿的每一个人都为我骄傲!球场上,我每场比赛都拼尽全力,就是要证明自己值得球队的信任;球场外,我也没闲着,穿梭在大街小巷,给社区的孩子们送球鞋,打卡康尼岛、胡德巴奇这些老字号,当然更少不了去尝尝最地道的冰镇鸡翅和虾(必须给我表亲开的“教练鸡肉、虾和鱼餐厅”打call!)。我想为这座城市做点事儿,让活塞队重新成为大家的骄傲。现在我已经把底特律当成家了,也特别开心能感受到,这里的人们早就把我当成自家人。
最后,我想真心感谢每一位球迷!请放心,季后赛我们绝对不会松劲儿!
整个球队会拼到底! 整个城市都会站在我们身后! 只要你骨子里流着底特律的血,这场战斗就是为你而战; 要是你不是,那就只能做看我们创造奇迹的局外人了。
兄弟们,冲就完事儿了!
作者:Malik Beasley,The Player's Trib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