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略CEO元旦致辞:在大变革时代做一家有理想的智库

诚畅华 2025-01-08 03:06:50

作者:夏骥 华略智库CEO、长三角研究院院长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 HUALUETT)

随着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华略智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展望未来,华略智库又将如何在变革的洪流中引领思想,做一家真正有理想的智库?一起来看!

全文2348字,阅读约6分钟

转瞬之间,又到了岁末年初。当我们把视角拉长,便会深切感到,今天的世界和我们自身正处在一个大时代的转折点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在坚定踏上新的征程。而华略作为一家有理想的智库,我们的未来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融合在一起,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和力量。

很多人感慨,2024年似乎过得特别快。对于华略人来说,感受尤为深刻,转眼间就来到了2025年。这一年间,华略人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从天山脚下到天涯海角,从东北三省到西南边陲,都留下了我们的脚步和汗水。

华略先后赴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海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南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调研,深度参与了上海“五个中心”、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海南自贸港、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国家战略,完成了百余个区域、产业、科创、开放、招商、评估等重大咨询项目,获得了23个(次)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的奖项和领导批示,多次为国家相关部委和省级党政部门举办的专题研讨班授课。

在奋力拼搏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作为一家中国本土崛起的市场化智库,我们如何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为这个国家的成长、为这个时代的进步奉献自己的力量,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积累和成长?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华略智库如何做一家真正有理想的智库?

——如何植根中国实践,面向全球视野,探索与大时代相适应的中国本土智库路径?

虽然从事智库研究工作,但是我们对于智库行业的认识还在一点点深化。当前,中国在全球的迅速崛起,对打造一流本土智库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思想作为智库的第一产品,我们该如何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成果,再用于指导实践,形成类似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国际知名智库特有的方法论,为智库行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再比如,人才作为智库的第一资源,我们该如何向麦肯锡等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学习,做到不断吸引人才、复刻人才团队、跨域布局管理、打造百年老店,成为一家现代化的智库机构,乃至成为全球智库中的中国力量?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自身的,有些也是行业性的,也许这样的想法有些书生意气甚至幼稚可笑,但我们确实一直在时间和实践中思考。无论如何,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充满挑战而富有价值的事情,始终是我们对于智库行业的坚定共识。

——如何站在新的起点,拥抱变革创新,迎接华略智库的下一个十年乃至三十年?

华略智库成立于2015年,到2025年就满10周岁了。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但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创建和加入了华略。3650天,对于华略这个民间智库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节点。

十年间,大家有憧憬、有亢奋,有挫折、有迷茫,甚至有怀疑、有争吵,公司合伙人也都从当初的风华正茂到如今的年近半百。十年间,华略有从成功走向成功,但是也有从失败走向成功,我们始终坚守智库发展的使命和情怀,感知中国发展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华略智库的品牌和口碑都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自来水”。特别是我们坚持全员自主研究,华略智库公众号成长为10万+粉丝的大账号,抖音号受到了近3万的关注。

——如何聚焦核心领域,坚持专业极致,打造真正一流的研究品牌?

智库是一个极为专业、极为艰苦的一个行业,一开始看起来很困难,其实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我们坚守“专业极致、共创共享”的价值观,深耕细分领域的纵深研究,在区域发展、改革开放、战略规划、产业科创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专业品牌,在各类媒体上发出了更多的专业声音,也构建了“华略品质大会”这样的品控机制,确保“华略出品、必属精品”。

但事实上,我们在开展这些“擅长”领域的研究中,并没有“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的感觉,而是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因为我们的思想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自然提升,面对快速迭代的信息和知识,只能用笨办法、下苦功夫,当然也在尝试运用新的方法和手段,但总归是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才能不断加深对于专业的认识。

——如何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氛围,让每一位团队成员在奔跑中不断成长?

《大清相国》中,陈廷敬谈到为官之道,说了一个字:“熬”。对于智库从业者来说,成长的路径也可以概括为“熬”,但是这个“熬”的前提是热爱,唯有与时间双向奔赴,否则只能是煎熬。格拉德威尔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认为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如果按照每个工作日工作8小时来算,1万小时就是1250天、大概是5年。

当然,华略没有骨骼清奇、天赋异禀之人,有的只是一群奋力奔跑的普通人,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我们为员工提供了包括入职培训、师徒带教、现场教学、课题复盘等多层次的终身培训机制,对于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提供超常规的成长路径。同时,我们也努力营造有回报、有氛围、有价值的环境,努力变成一家“更好玩”的企业,通过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能够让大家更长久地热爱。

十年时间,很长也很短。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困惑,还有很多问题尚未遇到。今后我们肯定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只能在前进中攻克和破解,向时间寻求方向和答案。

我们也将坚守初心、坚守理想、坚守抱负,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频共振,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华略的命运始终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结在一起,到2050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也满怀憧憬,到那个时候,努力把华略智库打造成为一家与伟大时代呼唤相匹配、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气派的优秀智库。

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所有华略人的梦想。

前方纵使荆棘密布,但我们坚信目标必会实现,我们将继续共同努力。

往前看,别回头。

*题图来源:pixabay

0 阅读:0

诚畅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