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辈出、诗韵风流的唐朝文坛,孟郊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他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诗作多以苦吟著称,用词简洁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且浓烈。孟郊的诗,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以质朴的语言直击人心,展现生活的苦难与美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孟郊的十首诗。

孟郊出生在湖州武康,也就是现今浙江省德清县。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安史之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创伤,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不过,唐朝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旧滋养着文学的发展,诗歌依然是文人表达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方式。
据了解,孟郊的家庭并不富裕,一生都在贫困中挣扎。早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遭挫折,长期漂泊在外,生活极为困苦。但他始终未放弃对仕途的追求,直到46岁才进士及第。然而,他的为官之路也并不顺遂,曾任溧阳县尉这样的小官。
在孟郊任期间,他无心于官场俗务,常以作诗为乐,因而受到上司的冷落,俸禄也被削减。他在官场中不随波逐流,这种坚守自我的态度,使得他在官场评价中褒贬不一,一些人欣赏他的高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不谙世事。

他为人耿介,性格孤僻,不善于迎合世俗。他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都倾注在诗歌创作中。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与韩愈交往密切,二人亦师亦友。韩愈对孟郊的诗歌才华极为赞赏,孟郊也深受韩愈文学观念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上不断探索创新。孟郊一生留存诗歌500多首,其思想涵盖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等多个方面。
从艺术魅力来看,孟郊的诗歌以奇崛瘦硬的风格著称。他善于运用独特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意境。他的诗歌分类大致可分为感怀诗、苦吟诗、赠别诗等。感怀诗多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与怀才不遇之情;苦吟诗则是他在诗歌创作上追求极致的体现,字斟句酌,力求完美;赠别诗饱含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情感深沉。
感怀诗从艺术魅力看,他常以质朴却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直击人心 ,用词精准,寥寥数语勾勒出强烈的情感画面。写作特点上,多直抒胸臆,不事雕琢,以真性情打动读者。《登科后》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将金榜题名后的畅快得意展现得淋漓尽致,背后蕴含着他对人生境遇改变的感慨,以及寒门士子一朝得第的复杂心境,满是对命运转折的感恩与对未来的憧憬。

苦吟诗更是一绝。艺术魅力在于营造出一种寒苦、枯寂的氛围,让读者深切感受其内心的凄苦。写作时善用冷色调的意象,如“寒”“苦”“瘦”等字眼。在《苦寒吟》里,“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仅数字便勾勒出肃杀苦寒之景。这源于他一生坎坷,穷困潦倒,这些诗是他生活困境的真实写照,饱含着对命运不公的悲叹,以及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执着。
别诗同样动人。艺术上情感真挚深沉,不流于表面的不舍。写作特点是通过细节描绘和环境烘托来渲染离情。《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借慈母缝衣的细节,将母子间的牵挂展现得细腻入微。此类诗不仅是简单的惜别,更蕴含着他对人间至情的珍视,是对亲情、友情的礼赞,让人在离别愁绪中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与美好,具有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总之,孟郊的一生,是在困境中不断追求理想的一生,他用诗歌记录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百态。他的诗作虽历经千年,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激励着后人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追求真、善、美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他的十首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