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台汗国版图变迁(上):最混乱的汗国,如何最长寿、最能苟?

由版图说历史 2024-06-26 10:20:35

察合台

察合台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肇始于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兀鲁思。1222年,在成吉思汗第一次东征即征服花剌子模的战争中,察合台获得了西辽旧地作为封地,主要包括伊犁河、楚河、怛逻斯河流域、伊塞克湖地区、河中地区以及天山南路塔里木河流域的阿速、可失哈耳等地,驻地阿里麻里。

察合台汗国一开始并没有自主地位,作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受蒙古大汗的节制和汗位变动的影响很大。察合台活着的时候还好说,他因为拥立窝阔台继承汗位有功,地位很高,颇受信任。可1241年察合台一死,察合台汗国因卷入蒙古大汗汗位之争,汗位随意被蒙古大汗拿捏,出现了更迭混乱局面。

先是察合台嫡长孙哈拉旭烈兀继承汗位,但他叔叔也速蒙哥不服,也速蒙哥与新任蒙古大汗贵由私交甚好。于是,1246年,哈拉旭烈兀被罢黜,也速蒙哥登上察合台汗位。1251年,蒙哥夺得蒙古大汗之位后又恢复了哈拉旭烈兀的汗位,并让其处死也速蒙哥。1252年,哈拉旭烈兀在回封地路上去世,其子木八剌沙被蒙哥册封为汗。由于木八剌年幼,由其母兀鲁忽乃王妃摄政并处死也速蒙哥。

1259年,蒙哥汗战死后,蒙古帝国又发生汗位之争,察合台汗国也因此受影响。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之间为争夺大汗之位展开较量,他们都想控制察合台汗国。

1260年,阿里不哥封察合台之孙阿鲁忽为“察合台汗”,去接管察合台汗国,并征集粮草和在阿姆河阻击旭烈兀对忽必烈的支援。阿鲁忽成功夺取了兀鲁忽乃的权力,控制了从阿里麻里到阿姆河之间的地区。

阿鲁忽并不想给阿里不哥当“马仔”,以独立的汗王身份行事,这是察合台汗国独立的第一次尝试。至于阿里不哥派人前来征收粮草和武器,他也予以拒绝,并于1262年倒向了忽必烈。阿鲁忽的叛变令阿里不哥恼羞成怒,于是在东线被忽必烈击败之后,阿里不哥亲自率军来征讨阿鲁忽。阿鲁忽一时大意,先胜后败,一路逃到河中的撒马尔罕。

阿里不哥在伊犁河流域大肆屠杀、破坏,众叛亲离,阿鲁忽趁机反攻。阿里不哥粮草不济,军队瓦解,只好释放兀鲁忽乃王妃和麻速忽前去跟阿鲁忽议和。没想到,兀鲁忽乃一到撒马尔罕,阿鲁忽就跟她结婚了,并立木八剌沙为继承人。阿鲁忽之所以娶哈拉旭烈兀的遗孀,是为了稳定察合台汗国局势。

1264年,在忽必烈与阿鲁忽的东西夹攻之下,阿里不哥不得不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最终夺得了蒙古大汗之位。

稳定下来之后,阿鲁忽开始想着扩大察合台汗国的版图。1262~1265年,趁着钦察汗国与伊儿汗国在争夺阿塞拜疆之际,阿鲁忽率精锐夺取了钦察汗国的属地花剌子模。可是,正是阿鲁忽的这一举动不久给察合台汗国惹来了麻烦。

1266年,阿鲁忽去世,木八剌沙继位。为了防止窝阔台系海都的势力扩大,蒙古大汗忽必烈也想控制察合台汗国。于是,在忽必烈支持下,另一位察合台宗王八剌前往发动兵变,推翻了木八剌沙统治,登上了察合台汗国汗位。

八剌一登上汗位就膨胀了,与忽必烈翻脸,不仅赶走了忽必烈派往前来管理的官员,还打败了忽必烈派来征讨的军队,甚至抢占了斡端。

正当八剌一路春风得意之时,麻烦来了。1268年,新败于忽必烈的窝阔台汗海都联合急欲找察合台汗国复仇的钦察汗忙哥帖木儿向八剌发动了进攻。八剌哪里是对手,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只剩下了个河中地区。

不过为了共抗忽必烈的大局,海都并没有对八剌赶尽杀绝,而是让其成为了自己的臣属。从此,察合台汗国就成为海都宗主下的附庸。1269年,钦察汗忙哥帖木儿、窝阔台汗海都和察合台汗八剌在怛逻斯河畔会盟,共同反对忽必烈,并三分河中地区。

为了弥补察合台汗国的损失,也为了让八剌远离伊犁河地区,海都怂恿八剌去打伊儿汗国。1270年,八剌出兵占领了伊儿汗国的呼罗珊大部地区,并洗劫了尼沙普尔。结果,伊儿汗国阿八哈汗千里奔袭,迅速反击,将八剌打得大败而回。八剌身负重伤回到河中地区,海都则趁机进攻八剌,八剌惊吓过度而死。

八剌一死,察合台汗国陷入内乱。1272~1273年,伊儿汗国阿八哈汗进行了报复性行动,洗劫了不花剌,带着抢劫的财物和5万俘虏扬长而去。海都则趁机控制了察合台汗国,并打败了那些试图反抗的察合台宗王。

海都一开始并不打算把察合台汗国给八剌的任何后人,但连立两个可汗都不遂他的心意。1274年,海都只好又把八剌的儿子笃哇扶上了察合台汗国汗位。还好笃哇比较懂事,从前任中汲取了教训,唯海都之命是从,甘当小弟。

从此,察合台汗国就彻底沦为了窝阔台汗国的傀儡,连河中的官员都由海都任命。察合台汗国刚刚有一点独立的曙光,就这样破灭了。察合台汗笃哇也跟着老大海都一起踏上了反对忽必烈的连年征战之路。

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收回了察合台与窝阔台汗国的金牌,双方关系彻底破裂。于是,笃哇跟着海都洗劫了元朝的西北重镇、畏兀儿之地的别失八里。忽必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命皇子那木罕和右丞相安童率大军前去讨伐。元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并占领阿里麻里,还收复了天山南路的可失哈耳等地。

1276年,元军内部发生昔里吉叛乱,皇子那木罕和右丞相安童被叛军捕获,送给了钦察汗和海都。笃哇与海都则趁机收复了阿里麻里,直逼畏兀儿之地。

1285年以后,笃哇跟着海都多次出兵袭击了元朝的西北军事重镇别失八里和哈剌火州,甚至远征哈拉和林。1290年,笃哇还占领了被元朝收复的可失哈耳、阿速、斡端等地。

1300年前后,笃哇趁伊儿汗国鏖战叙利亚之际,出兵占领了东阿富汗地区,并将自己的儿子忽都鲁·火者封在那里,察合台汗国的版图第一次跨越了兴都库什山脉,甚至一度到达印度河。此后,忽都鲁火者及其他察合台宗王多次远征印度,兵围德里。但德里苏丹国并不好惹,察合台汗国军队多次被痛殴,只能抢掠,无法在印度立住脚跟。

1301年,笃哇与海都最后一次进攻元朝的哈拉和林遭到惨败,海都重伤去世。海都一死,笃哇终于获得了解脱,察合台国也终于走上了独立之路。

以前是海都想控制察合台汗国,现在倒过来了,笃哇想控制窝阔台汗国。于是,笃哇立了海都一个不太聪明的儿子察八儿继承窝阔台汗位。然后,1303年,笃哇忽悠察八儿一起归顺了元朝,实际上他与元朝一起密谋瓜分窝阔台汗国。

1306年,在塔什干打败了察八儿的兄弟后,笃哇突袭了没有任何防备的察八儿,元军也趁机从东面发动攻击。察八儿进退两难,最后只好向笃哇投降,并被迫交出了自己的领地,窝阔台汗国只保留了一些宗王的土地,名存实亡。

1306年,笃哇很快去世。1309年,察合台汗国发生内乱,塔里忽汗被杀,笃哇的小儿子怯别汗继位。察合台汗国的内乱又激起了察八儿重新控制察合台汗国的希望,于是他起兵攻打怯别汗,结果反被打败。走投无路之下,察八儿只好逃到元武宗海山那儿去避难。

1310年,察合台汗国索性不装了,与元朝一起瓜分了窝阔台汗国最后的领土,元朝获得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察合台汗国获得了南部的畏兀儿地区。至此,察合台汗国的版图第一次达到巅峰,东起畏兀儿之地,西到阿姆河,北至也迷里,南逾兴都库什山脉,总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公里。

怯别汗随后让位于自己的兄弟,远在元朝宫廷的也先不花。可是,察合台汗国的极盛版图并没有维持多久。1313年,伊儿汗完者都派兵赶走了察合台汗国幼支占据的东阿富汗地区。察合台汗国幼支达乌德·火者向叔叔察合台汗也先不花求援,也先不花与元朝作战失利,也想通过进攻伊儿汗国弥补损失。

于是,1314年,也先不花派怯别与达乌德·火者率察合台大军攻入伊儿汗国的呼罗珊地区,一直打到赫拉特城下。伊儿汗国眼看要撑不住了,但是也先不花的行为激怒了元朝。元朝对察合汗汗国发动了多路全面进攻,也先不花急令退兵去抵挡元军,但腹背受敌,遭遇惨败。直到1320年也先不花去世,怯别汗重新登位,察合台汗国与元朝又实现了和平局面。

战后,伊儿汗国收留了怯别汗的私敌牙撒吾儿,将其安置在东阿富汗地区。结果,1318年,牙撒吾儿发动叛乱。于是,怯别汗主动出兵帮伊儿汗国,联合平定了叛乱,并于1320年干掉了牙撒吾儿。也就在1320年,察合台汗国吞并了邻近的印度教小国娄诃罗王朝。

怯别汗与先辈不一样,他喜欢住在河中地区。在撒马尔罕西南,他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宫殿,并将城市命名为卡尔施。他在位期间还发行了察合台汗国最早的官方货币。

察合台汗国的银币

怯别汗所在的河中地区大都是穆斯林,但是他本人并没有皈依伊斯兰教。察合台汗国一开始是敌视伊斯兰教的,因为伊斯兰教关于斋戒、宰杀牲畜的规定与蒙古的大扎撒《成吉思汗法典》相违背。

1327年,怯别的一个弟弟塔儿麻失里继位后皈依了伊斯兰教,这在察合台汗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最终导致了察合台汗国的分裂。塔儿麻失里皈依伊斯兰教的行为让河中地区的穆斯林很满意,但是却得罪了伊犁河流域等地区的传统蒙古游牧民。

察合台汗国汗国东西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方式和宗教信仰最终导致了汗国的分裂。东部蒙兀儿地区是传统的游牧经济,主要信仰佛教和萨满教,兼少量基督教;西部河中地区是农业和工商业经济,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1334年,察合台汗国东部的游牧民发动叛乱,他们推举笃哇的孙子靖克失为新的可汗,统治伊犁河流域,反对伊斯兰化。察合台汗国事实上已经分成了两部分,即河中地区与怛逻斯河、葱岭以东的蒙兀儿斯坦地区。

1337年,伊儿汗国解体后,察合台汗国又重占东阿富汗地区,并越过了阿姆河,进入呼罗珊地区,与波斯人的库尔特王朝对峙。

河中地区的统治者是牙撒吾儿的儿子合赞算端,他是被当地突厥贵族选上来的。1347年,合赞算端在镇压不服从他的突厥贵族迦慈罕时被杀。从此,察合台汗国的西部即河中地区的实权落入突厥贵族异密迦慈罕手中,察合台系的可汗只是他们手中的傀儡。从此,察合台汗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蒙兀儿斯坦与马维兰纳儿。

1357年,迦慈罕被暗杀,他的儿子米尔咱·阿布达拉赫无力掌控局面,被人赶走,西察合台汗国所在的河中地区陷入一片混乱。

在东察合台汗国,实际掌权的是蒙古的杜格拉特氏族三兄弟,他们以阿克苏为基地,控制着天山南路广大地区。三兄弟之一的播鲁只选中了一个察合台宗王、也先不花之子秃忽鲁帖木儿为可汗,播鲁只之兄吐利克为首席异密。

然而,秃忽鲁帖木儿并不是一个傀儡,他雄心勃勃。为了获得穆斯林的支持而最大限度地谋求利益,他效仿吐利克皈依了伊斯兰教。

1360年,趁着西察合台汗国内乱之际,秃忽鲁帖木儿兵临河中地区,打败了当地的突厥封建主,包括帖木儿的叔叔哈吉,重新将分裂的察合台汗国统一起来。帖木儿是个聪明人,他很识时务地投靠了秃忽鲁帖木儿,并得到他的庇护,取代了叔叔哈吉,成为渴石城的君主。

帖木儿

察合台汗国看起来即将迎来新的复兴,然而这种局面还没开始似乎就结束了。秃忽鲁帖木儿留下自己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为河中总督,并让帖木儿作为他的辅臣。然而,也就是这个帖木儿让察合台汗国刚刚统一的局面就化为灰烬,再次走向分裂和衰落。

鉴于察合台汗国的世系比较乱,一章说不完,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图文由作者天启元贞单独创作完成,已与今日头条签约骑士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