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同兴路片区业态主要是学校、农贸市场及居民小区,包括营门口小学、成都二十中初中部以及多个大型住宅区;该区域交通流量主要由接送学生车辆、居民区间通行车辆及部分过境车辆构成。由于同兴路、同梦巷、同兴北街的车行道宽度仅为6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需混合双向行驶,特别是在学校上下学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涉及交通拥堵、占道停车等相关投诉较为频繁。

为满足片区道路车辆通行需求,消除路段车道宽度不够和学校接送高峰的通行瓶颈,缓解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拥堵,成都交警在充分听取周边单位和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上放学时段接送学生等候的实际需求,决定对金牛区同兴路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实施片区微循环单向通行的交通组织。
措施一:聚焦需求端,设计单行流向
结合同兴路片区内部建筑布局和居民出行规律,针对学校、菜市场等场所设计便捷的到达路线,合理设置同兴路、同兴北街、同梦巷的单向交通流向,减少家长接送、居民购物的停车和通行负担,同时避免让居民出行过度绕行。
措施二:减少冲突点,提高通行效率
将同兴路调整为机动车由西向东单向通行,同兴北街调整为由南向北单向通行,同梦巷调整为由南向北单向通行后,减少了车辆在狭窄路段的对向拥堵;同友路、同和路继续保持双向通行,为区域内外的车辆提供了通行便利,并有效满足片区内交通与蜀汉路主干道的快速联通需求。
措施三:交通标志导向,服务微循环
根据交通组织调整,保障“微循环”通行效果,全面对片区交通标志、标线进行完善,调整、安装交通标志23套,清除既有旧标线约150平米,施画新标线约400平米,对“微循环”线路进行指示,引导车辆规范、有序通行。
12月5日起,金牛区同兴路片区正式启动了“单向微循环”交通组织模式,整个“微循环”区域均设置了“单行道”指示牌,路面也清晰地施划了单向行驶箭头标识,十分醒目。早晨上学送学高峰时段,尽管人流、车流量较大,但车辆通行整体保持有序,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交织的情况大幅减少。

实施“单向微循环”交通组织模式后,金牛区同兴路片区与往日上学早高峰时段相比,以下几点变化尤为明显:
一是行车秩序明显提升。同兴路片区实施微循环交通组织后,因车流按单向通行,路口车流不存在交叉,早晚高峰时段,进入该区域接送学生车辆行车秩序得到规范有序,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交织情况显著减少,交通顺畅有序,有效保障了学生上学的安全。
二是路网循环功能增强。将同兴路调整为机动车由西向东单向通行,同兴北街调整为由南向北单向通行,同梦巷调整为由南向北单向通行后,减少了车辆在狭窄路段的对向拥堵;同友路、同和路继续保持双向通行,为区域内外的车辆提供了通行便利,并有效满足片区内交通与蜀汉路主干道的快速联通需求。
三是交通拥堵明显改善。初步监测数据显示,与以往上学早高峰时段相比,同兴路片区的行车平均速度从19.6KM/H提升至25.1KM/H,车辆通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整个片区未出现严重拥堵情况。
下一步,成都交警将根据同兴路片区“微循环”措施实施后车流量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并优化了片区信号灯控制方案,确保整个区域路网流量均衡,进一步促进片区“微循环”的顺畅运行。同时,将聚焦关键节点和重点区域,广泛吸纳周边居民、学校及家长等社会各界意见,秉持共商、共建、共管、共治原则,确保“开门治堵”工作实现常态化和长效化,切实提升交通治理成效。
来源:成都交警
云上深夜快递记者:王文跃
编辑:王靖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