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对了风口却没踏准时机?一季度过快的科技行情,让临时“上车”的基金经理尝到了亏损的苦头。
近日,弘毅远方基金旗下所有基金披露了一季报,其中,弘毅远方消费升级C以-6.35%的一季度区间收益率排在公司所有产品最末,跑输业绩基准的同时,在同类产品业绩排名中靠后。
上述这只基金在今年一季度进行了较大调仓,从去年重仓医药、白酒、美容和电池等板块调整为重仓半导体、通信设备和消费电子等板块,尽管该基金一季度积极向科技板块靠拢,但并未享受到AI(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概念板块上涨的红利,反而出现了亏损。基金经理在季报中坦言,是建仓速度没有跟上市场节奏。
资料显示,弘毅远方基金成立于2018年1月,是知名PE弘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虽然弘毅投资在一级市场的名号响亮,但弘毅远方基金成立7年多来,在二级市场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旗下公募基金规模仅为5.74亿元。
换仓AI却亏损
从AI大模型到人形机器人,今年一季度的科技行情吸引了不少资金关注,也有不少公募基金在一季度靠重仓AI、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个股获得大幅上涨。
但一季度的行情并非一帆风顺,在3月下旬时,包括科技在内的众多板块经历了一波大幅调整。同时,基金经理之间的投资策略和选股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主投科技板块的基金业绩存在显著分化。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就提前“上车”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多只基金,今年一季度区间收益不低。比如,一季度区间收益排名第一的股票型基金——平安先进制造主题,早在2023年四季度就开始提前布局机器人方向。再比如,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在去年一季报中曾提出“人形机器人板块是未来10年大级别beta机会”,并且核心配置一直聚焦于人形机器人板块。
而弘毅远方旗下的基金——弘毅远方消费升级,直到今年一季度才决定大调仓“上车”AI相关应用,但临时起意的阶段性结果并不理想。
Wind数据显示,弘毅远方消费升级A/C今年一季度区间收益率分别为-6.23%和-6.35%,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6个点,同时,在同类产品中排名靠后。
一季报显示,弘毅远方消费升级的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在半导体、通信设备和消费电子等板块,主要投资方向聚焦在AI应用、AI消费智能硬件领域。相比过往几个季度,该基金的投资风格大变。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末,该基金重仓股集中在医药、白酒、纺织服装、医疗、美容、电池等板块,且去年各个季度的重仓股也大多集中在这些板块以及航空、酒店、汽车等板块,与今年一季度的重仓股有明显不同。
资料显示,弘毅远方消费升级成立于2019年1月,成立至今经历了五任基金经理的管理,现任基金经理为章劲。该基金自成立以来,规模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成立时规模为4.04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仅为0.17亿元。在过去4年中,该基金的规模一直在1亿元以下徘徊。
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在一季度内存在连续2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未跟上市场节奏
买对AI风口,却没跟上市场节奏,这是弘毅远方消费升级基金经理一季度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
基金经理章劲在一季报中给出了大幅调仓的理由,其思路主要聚焦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消费升级的拉动。随着大模型不断进化,AI应用正在不断探索发展,尤其是在AI消费智能硬件领域,创新层出不穷,产品快速迭代,热门应用也在孕育之中。
从该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来看,大方向是把握住了,但具体到操作上,却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机会。
“遗憾的是,一季度市场上涨快速而短促,本基金建仓速度没有跟上市场的节奏,在一二月份的人工智能上涨行情中仓位不足导致业绩低于比较基准。”章劲表示。
从其表述来看,弘毅远方消费升级未能跟上一二月的AI上涨行情,而在3月下旬,整个市场又陷入调整中,该基金的业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虽然短期出现了一定亏损,但章劲认为,本次调仓更多是基于中长线的布局,其判断市场在阶段性调整之后将迎来新的机会。
弘毅远方消费升级在某第三方代销平台发布的内容显示,重点关注并看好AI应用,其称,关注AI应用的原因是AI应用迎来集中爆发期,AI基础技术成熟,AI应用有望赋能各行各业。同时,还表示,AI应用极有可能在今年成为投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潜力与机遇。
规模增长缓慢
谈及弘毅远方基金,可能更多投资者对弘毅这个名字更了解。弘毅远方基金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是知名PE弘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事二级市场投资及管理业务。
官网资料显示,弘毅远方基金将充分依托弘毅投资的资源、能力、品牌优势,秉持弘毅投资“价值创造、价格实现”的核心理念,以专业化、市场化的经营理念致力打造一个吸引和管理优质海内外资金的资产管理平台。
成立以来,弘毅远方基金已获得股东方6轮增资,从最初成立的1亿元注册资本增加至3.8亿元。最近一次增资发生在今年3月,注册资本由3.5亿元增加至3.8亿元。
然而,尽管获得了股东方多轮增资以及经过多年发展,弘毅远方基金却不像其股东方的名号那样响亮,目前在二级市场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公司旗下公募基金规模仅为5.74亿元,最高管理规模曾达到15亿元以上,但在公募行业算是小型基金公司。
具体来看,公司旗下共有7只产品,其中,5只是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各1只。目前规模最大的是弘毅远方国证民企领先100ETF,为2.76亿元,其余基金最新规模均在1亿元以下。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规模增长较慢等问题向弘毅远方基金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暂未有任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