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传来重要消息,深圳市科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通技术)在深圳证监局完成 IPO 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实力强劲的国泰君安证券。这一举措标志着科通技术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有力冲刺。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科通技术首次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早在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就曾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彼时满怀壮志。然而,资本市场之路充满变数,该次 IPO 进程最终于 2024 年 4 月 17 日被终止审查。但科通技术并未气馁,此次重新启动上市计划,展现出其对资本市场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心。
强大的业务实力与资源公开资料清晰显示,科通技术是港股上市公司硬蛋创新分拆出的子公司,在芯片应用设计和分销服务领域深耕细作。它与全球领先的 100 多家芯片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不仅覆盖全球主要高端芯片原厂,众多国内芯片原厂也在其合作版图之中。像 Xilinx(赛灵思)、Intel(英特尔)、Sandisk(闪迪)、Micron(镁光)、OSRAM(欧司朗)、Microchip(微芯)、Skyworks(思佳讯)、AMD 等国际知名原厂,以及瑞芯微、全志科技、兆易创新等国内原厂,都授予了科通技术产品线授权。经过多年精心耕耘,公司积累了深厚的应用技术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其业务下游主要覆盖智能汽车、数字基建、工业互联、能源控制、大消费等五大热门且前景广阔的领域。
从过往招股书数据来看,2020—2022 年期间,科通技术的营收数据颇为亮眼,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42.21 亿元、76.21 亿元、80.74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也较为可观,分别为 1.59 亿元、3.13 亿元、3.08 亿元。但在 2023 年上半年,形势发生变化,其营收、净利润出现双降,分别降至 35.07 亿元、1.22 亿元,且毛利率长期在 7%-10% 之间徘徊,低于同行均值的 9%-10%。不过,转机在 2024 年出现,8 月 30 日,其母公司硬蛋创新公布 2024 上半年业绩称,受益于 AI 算力需求的大幅增加,伴随 AI 技术相关产业对芯片的需求持续攀升,科通技术的 AI 芯片订单需求也水涨船高。该时期内,科通技术总收入约 43.214 亿元,同比增长 11.9%;净利润约 1.69 亿元;FPGA 芯片等 AI 相关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 24% ,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积极的业务拓展与创新在官网 3 月 24 日发布的最新动态中,科通技术推出了 “DeepSeek+AI 芯片” 全场景方案。公司凭借代理全球 80 余家芯片原厂的核心产品,构建起覆盖云端训练、推理、存储、网络的全栈芯片矩阵,能够依据不同规模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科通技术还透露,已与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达成长期合作,预计未来云场景相关业务将持续推动公司营收增长。
尽管科通技术成绩斐然,但它也面临着市场的质疑。其过度依赖分销业务的结构性矛盾,引发了市场对其科技成色的怀疑。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前次 IPO 拟募资 20.49 亿元,其中 14.47 亿元用于扩充分销网络,5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而仅 1 亿元投入研发中心建设,创新投入与业务定位之间存在明显失衡,这也成为公司发展道路上需要跨越的一道坎。
总结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竞争激烈,科通技术的上市进程备受关注。亿配芯城与ICGOODFIND关注行业动态,为您提供优质元器件采购服务,助力您把握行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