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当寒冷空气、花粉或灰尘触发了一连串的打喷嚏、鼻塞和流涕时,许多患者习惯性地伸手去拿抗组胺药或鼻腔喷雾剂。

然而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已达23.8%,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仅依赖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高达60%出现症状反复或药物依赖性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张教授指出:"过敏性鼻炎不是一个简单的鼻部问题,而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根治,需要结合多种自我疗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特定过敏原引起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当致敏物质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接触鼻黏膜时,敏感个体的免疫系统会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
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产生打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等典型症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过敏性鼻炎可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种,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又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从西医角度看,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超敏反应有关。当过敏原与鼻黏膜表面的肥大细胞上的IgE抗体结合后,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
白三烯等炎症介质,造成鼻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而中医则将过敏性鼻炎归属于"鼻鼽""鼻渊"范畴,认为其病因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肾藏精气,主固摄。中医理论认为,过敏性鼻炎多因肺气虚弱,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侵袭。
或因脾虚生湿,湿浊上蒙清窍;或因肾气不足,虚阳上浮所致。值得注意的是,过敏性鼻炎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2023年发表在《国际过敏与免疫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4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会发展为哮喘,65%的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还有约30%的患者会并发鼻窦炎或中耳炎。
北京同仁医院的一项临床观察也发现,长期鼻塞可导致儿童腺样体肥大、面容改变,甚至影响颅面部发育。
目前,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主要包括回避过敏原、药物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治疗以第二代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为主。
而中医则主要采用辨证论治,如肺卫不固证可用玉屏风散加减,脾虚湿盛证可用平胃散加减,肾虚证可用右归丸或六味地黄丸加减。

单纯依靠药物治疗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一项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表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率仅为22%,而结合自我管理的患者缓解率高达67%。
基于上述认识,现在医学界普遍推荐过敏性鼻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以下6种"自我疗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一,鼻腔冲洗。 采用等渗盐水冲洗鼻腔可以有效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炎症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
坚持鼻腔冲洗可使患者的药物用量减少40%,缓解症状的效果显著提高。推荐使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或商品化的鼻腔冲洗液,每日1-2次。冲洗时注意力度适中,水温接近体温。

第二,空气质量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减少过敏原接触的关键步骤。建议使用高效空气净化器,定期更换滤网。
保持室内湿度在40%-50%之间,既能抑制尘螨繁殖,又能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刺激鼻腔;卧室应避免摆放大量绒毛玩具和厚重窗帘,被褥应当每周清洗并在阳光下曝晒。
第三,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合理的饮食对调节免疫功能至关重要。一方面应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另一方面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深海鱼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表明,坚持3个月的合理饮食调理可使轻中度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评分降低45%。
第四,穴位按摩。 针对性地按摩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鼻部循环,减轻症状。常用穴位包括迎香、印堂、风池等。
其中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处,按压此穴可直接疏通鼻窍;印堂穴在两眉之间,按压可舒缓前额部不适;风池穴在枕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可调节交感神经功能。
第五,呼吸训练。 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减轻鼻塞症状。推荐采用腹式呼吸和交替鼻孔呼吸法。腹式呼吸能增加肺活量,促进气体交换。

交替鼻孔呼吸则可平衡左右鼻腔气流,改善鼻腔局部微循环。每次训练10-15分钟,坚持每天练习。规律的呼吸训练可使鼻阻力降低30%,显著改善鼻塞症状。
第六,心理调适。 心理因素在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和加重中扮演重要角色。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疾病进程。
武汉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比单纯药物治疗组高出35%。建议患者学习放松技巧,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这些自我疗法效果显著,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替代药物治疗。最理想的方案是在医生指导下,将药物治疗与自我疗法有机结合。

轻度患者可以先尝试自我疗法,如症状未缓解再考虑药物治疗;中重度患者则应同时使用药物和自我疗法,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不少患者往往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坚持自我疗法的患者不仅症状控制更佳,而且药物依赖性更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因此,医生建议患者应将这些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良好习惯,才能真正实现对过敏性鼻炎的长期有效控制。
总而言之,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不应仅仅依赖药物,而是需要药物治疗与自我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案。

通过坚持鼻腔冲洗、改善居住环境、调整饮食结构、进行穴位按摩、学习正确呼吸技巧及保持良好心态,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减少药物依赖,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广大过敏性鼻炎患者能够从这些简单有效的自我疗法中获益,逐步摆脱疾病困扰,重获健康呼吸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王良录,张罗,陈晓红,等.过敏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2,30(4):316-320.
[2] 张超,刘政,林霞,等.鼻腔冲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3,58(6):672-678.
[3] 王琳,赵建新,陈培红,等.过敏性鼻炎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7):1023-103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