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的杀入是早有预谋还是商战还击,这几天就京东外卖这个话题一度成为热榜内容。
其实这次的京东入局外卖,我的看法是美团的及时零售动了京东的蛋糕,京东通过外卖一来是对美团的商业打击,二来是借助自身优势实现及时零售的布局。
外卖江湖突然杀出个"程咬金"
去年夏天,外卖市场突然炸开了锅。京东这个做家电起家的"直男"企业,居然撸起袖子搞起了外卖配送。当时全网都在问:京东这是要跟美团开撕吗?
其实美团早就把外卖市场吃下七成多,饿了么都只能当个"千年老二"。这时候京东突然插一脚,就像在火锅店里端出一盆麻辣烫。
怎么瞅都像是来搅局的。但咱们仔细扒拉扒拉时间线,会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
美团的"城墙"早就垒得老高
美团可不是什么善茬。过去两年,他们悄悄干了三件事:把外卖配送费涨了三次,给商家抽成比例涨到23%。
还搞了个"二选一"想上美团就别在饿了么开店。这些招数直接把中小商家逼得跳脚,但美团仗着市场老大地位根本不怕。
最要命的是骑手这边。去年初美团搞了个"智能调度系统",系统派单能把骑手绕得满城转,超时罚款还翻倍。
这哪是送外卖,简直是玩跑酷啊!不少骑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接单像抽奖,超时像中枪。"
京东出手的时机太刁钻
京东选在2022年6月正式上线外卖业务,这个时间点卡得妙啊。当时上海刚解封,北京又出现零星疫情,居家订餐需求暴涨。
更关键的是,美团刚被曝出"大数据杀熟"丑闻,用户好感度跌到冰点。
京东外卖上来就玩"三不"策略:不强制独家合作、抽成只要5%、配送费永远3块钱。
这哪是竞争?分明是掀桌子!深圳有个奶茶店老板给我算账:"在美团卖20块的奶茶我能赚3块,到京东能赚8块,你说我选谁?"
这场仗到底是谁先动的手?
表面看是京东主动进攻,但细想其实是美团自己挖的坑。就像小区门口原本有两家包子铺
后来一家把肉馅涨价、偷工减料,这时候第三家包子铺开张,你说能怪新来的吗?
有个数据很有意思:京东外卖首批开通的20个城市,全是美团抽成超过20%的高压区。
这分明是精准打击啊!更绝的是京东搞的"小时达",把自家物流仓库改造成前置仓。
用户下单半小时就能收到卫生纸、矿泉水这些日用品,直接抢了美团闪购的生意。
美团的及时零售对京东的重创,美团悄无声息的搞及时零售,其实这一举动早就给京东敲响了警钟。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还是得利?
现在打开美团APP,满屏都是"满25减8""免配送费"的红包,这在半年前根本不敢想。
我家楼下快餐店老板最近乐坏了:"俩平台天天派人来求着上活动,补贴比利润都高。"
不过也有闹心的。有个做烤鸭的商家跟我诉苦:"美团业务员现在天天坐店里盯着,生怕我们给京东备货。"
更魔幻的是骑手市场,现在送外卖得装俩APP,美团单子少了就切到京东接单,搞得跟网约车司机似的。
这场大战背后的阳谋
美团现在市值9000亿,京东才7000亿,看起来差距挺大。但别忘了京东手里攥着全国最大的同城配送网。
据说京东仓库凌晨三点还在发货可不是吹的。反观美团,虽然用户多,但都是靠烧钱烧出来的,去年光给骑手发工资就花了682亿。
这场仗打到今天,早就不是单纯的外卖之争。京东想用高频的外卖带动低频的3C数码,美团则要靠外卖流量养活到店业务。
就像两个武林高手,一个练的是九阳神功,一个使的是乾坤大挪移,路数不同但都想当盟主。
普通用户该站哪边?
要我说,咱们吃瓜群众就搬好板凳看戏。现在点外卖记得俩APP比价,同样的黄焖鸡美团卖28,京东可能只要23。
家里缺个充电器别急着下楼,没准京东外卖比便利店还便宜。
不过也得留个心眼,别看现在补贴猛,等市场格局定了,该涨的钱一分不会少。
就像当初滴滴快的大战,现在打车比出租车都贵。所以啊,趁现在有羊毛赶紧薅,但别对任何平台产生感情——资本家的爱情,保质期从来不超过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