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小兔子
  • 打洞是个技术活,信不信?

    记得很多年前,听过一段相声,表演者是郭德纲、于谦。相声的主要内容是,于谦父子一人扛了一把铁锹,去美国挖隧道。原来,于谦和

    2025-04-28 20:53
  • 是门东,不是东门!

    老门东文化街区,位于南京城南门亦即是中华门的东侧,最早叫聚宝门。不知内情的游人,会以为东门错写为门东。南京城的东门,是大

    2025-04-27 21:38
  • 送春还是迎春?是赏春!

    周一,接到一位老同事电话,约周五逛三湾公园。好呀。有大运河博物馆后,去三湾公园变得直接而简单,就是看博物馆。现在,有了逛

    2025-04-27 07:09
  • 惜春的辛稼轩,看到今年的花该怎么写?

    距离谷雨前一天的四月十九日,看到了第一丛盛开的芍药花。老话失灵了。什么谷雨三天看牡丹、立夏三天看芍药。呵呵。果然,文友们

    2025-04-25 21:22
  • 逛巢湖,行走在春花烂漫的滨湖大道!

    对巢湖,了解得不多。我生活城市的周边,有太湖、洪泽湖等,是不缺水的江南温婉。对有“湖”的地方兴趣不大。巢湖市,距离扬州不

    2025-04-24 21:42
  • 一棵树,一季开花三万多朵!

    “山茶花,你说他的家,开满山茶花!每当那春天三月,乡野如图画……”这是邓丽君一首著名的歌曲《山茶花》,词作者是庄奴。山茶

    2025-04-23 21:07
  • 以一个看客的身份,看球玩!

    能走进门球场的人,基本上对门球有一点了,有一点喜欢。因为,门球是一项专业的运动,有自己的规程与要求。倘若不喜欢,看啥呢?

    2025-04-22 22:04
  • 托福,吃席走了红地毯

    红地毯,总以为只有明星大腕和权贵要人才能走,才有机会走。没想到,托我小侄女的福,有机会见识扬州人的另一种婚礼形式:走红毯

    2025-04-21 17:56
  • 宝贝儿,祝福你!祝你生活永远“四·一九”!

    小侄女今天大婚!她是我小妹妹的女儿,我们子侄辈中最小的一位。美丽的小姑娘,和她母亲一样是我们全家人的团宠。因为有点早产,

    2025-04-19 18:01
  • 这是春天吗?这是春天!

    是谁?用巨椽大笔,在空中轻轻一画?大地上次第的,红了桃花、白了梨花、灿烂着天地、缤纷了朝霞。有声无形的春风啊,趁机扇呼,

    2025-04-18 16:21
  • 一棵用根展示个性的树,好有趣!

    看过很多树,有高大的乔木,也有矮小的灌木。人们赞美大树,赞美它们不惧风霜严寒傲立于世的精神;赞美它们历尽风雨宁折不弯的气

    2025-04-17 17:42
  • 又见永京拳,再战永成杯!

    再一次见到了永京拳,距离上一次整整一年。去年,永京拳初次与扬州门球人相遇,在四月十四日永成队成立的揭幕式上。让一种强身健

    2025-04-15 21:57
  • 走进陈园,欣赏“小宏村”的粉墙黛瓦

    陈园,是一座私家园林,一座徽派建筑风格的私家园林。按说,徽派建筑具有依山就势的特点。扬州没有山,必须在平面设计上下功夫了

    2025-04-15 07:18
  • 清明时节看牡丹,奇怪吗?

    从朋友圈看到,牡丹花开了。都说“谷雨三天看牡丹”,这才刚过了清明,牡丹就开了。为何?不管它为什么早开,总得去看一次牡丹吧

    2025-04-13 21:34
  • 任而漫野无穷尽只取一碟入馔来

    那天,在一个公园的深处,看到一棵枸杞。游人极少会逛到这里。这棵枸杞蔓延了好几个头。新鲜的枸杞头,冒出了周边一小片。在春天

    2025-04-12 20:49
  • 生命与凋落,居然用了同一种形态

    是昨天、前天、还是大前天?亦或是今天。柳絮儿在空中飘了。早上,太阳一如既往的好,像极了夏天。不过,比夏天舒服。少了夏天的

    2025-04-11 17:51
  • 开了三个月,还开着呢!

    每天早上起床,走到客厅,便看到这盆长寿花红红火火的娇颜。每一次都在心里忍不住赞叹一声,今年这花的花期,怎么这样的长!进入

    2025-04-10 21:04
  • 一本翻起的、耐读耐看的书

    汪曾祺纪念馆的设计外形,恰如一本被微风吹起一只角的书。书中有什么?是颜如玉还是黄金屋,就看读书者想要什么。走进去,读书的

    2025-04-09 19:57
  • 去甘泉看樱花去!

    这是第二次去甘泉看樱花,距离上一次,十多年过去了。那时候,樱花基地刚搞起来不久,近些年声名大噪的陈园,还在建筑中。甘泉影

    2025-04-08 21:40
  • 大淖巷边的故居,有点小意外

    认识“淖”这个字,因为《大淖记事》。八一年,我刚刚工作两年多,很年轻。看小说,追逐的是情节。那时候,伤痕文学很多,好像争

    2025-04-07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