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两点,我没有看空广州的意思:说“相对”,是跟广州自己的定位和历史上的地位比,有下滑;说“准内陆”,不否认广州属于沿海城市,但越来越内陆,海洋条件弱化。相对衰落和准内陆,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慢慢分析一下。
此后的历史中,北江和西江的泥沙不断填海造陆,珠三角平原慢慢长大。广州凭借位置居中,可以河海联运的优势,以及三角洲平原自己的物产,一直是区域绝对的经济中心,贸易与物流中心。然而,随着珠江口泥沙淤积、延伸,广州离海洋越来越远了。以前凭借先发优势,还有经济不发达的时代,船舶吨位小、吃水浅,对航道深度要求不高,物流和贸易优势没问题。近十多年来,广州已经成为准内陆城市了,虽然南沙区伸出一只手,拼命牵住狮子洋,但海洋条件已经和东莞、中山没啥区别,狮子洋有海洋特征也有河流特征。水浅,清淤成本高。
这时候,深圳崛起了。深圳位置不够居中,没有大河,土地不够平坦,面积过小,这些都是劣势,但属于真正的沿外海的城市,这一项远优于广州。海运毕竟仍然是人类货物运输最大宗的方式,也是参与世界贸易的最主要方式。
▲哪怕是南沙区,离深水的蓝海区也很远
深圳正是因为原来的地理条件差,土地物产不行,人只能更勤奋一点,改开以后,外来人口占主要,大家都没根基,只能靠自己,这种环境创造力会很强,广州本来的地理条件太好了,不用那么拼,因此深圳科技创新方面超过广州不意外。而且现在,广州随着珠江口淤积向南推移,水运枢纽和海运两条腿,海运这条废了,深圳海运条件崛起还大有取代之势,和科技创新因素叠加,广州相对自己的原来南粤经济核心的定位、相对深圳来说,衰落就是必然的了。
广州的问题上海也面临,上海长江的泥沙更大,如上图所示,历史上一圈一圈地淤积,向东方推移,原来的发达地区,逐渐变成内陆,被离海洋更近的新陆地取代。上海海运方面有一个条件比广州好,是租借了浙江舟山群岛的几个小岛,建设了洋山深水港,水运和海运两方面都不偏科,保证沿海与沿江的龙头地位。
▲上海的地位历史上是扬州的,后来是苏州的。扬州和苏州都成为内陆了,沧海桑田,大自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没有大的改变,自然发展,广州的明天就是苏州?
仿照上海的例子,可能广州也要赶紧找一个泥沙糊不到的外海,建设深水港口,南沙区的条件估计是不行的。深圳也是大力建设盐田港,不在珠江口这一侧搞。但广州核心区域确实离海洋太远了,也许调整行政区划,往珠海这个方向想办法才是长久之计,但这涉及到更复杂的问题。
▲环珠江口“黄金内湾”规划,长远来,内陆由于物流优势丧失,经济可能统领不了沿海,西岸地理条件,明显只有珠海可与深圳一战。
九唔搭八
胡说八道
广州永远不会衰落,最多是发展缓慢一些,因为是岒南文化中心,既然是文化中心,就必然有相对应的经济发展
广州现在的南沙区大部分土地在50年代时属于中山和东莞的,是广州向两地派广州人来做县长,主要任务是要地的,一年后就调回去,不然她现在还真是个内陆城市
高铁站建在乌不拉屎的地方怎吸引人流?
衰落好,证明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大部分外来人口都回去了。[吃瓜]
杭州也是内陆城市。
珠江堵了?
作者真傻子,广州不怕沙子怕傻子,有沙子还怕不发达?免费清淤,要挖几深有几深
试问国内有几个城市有广州本土人富𥙿的?那怕是今天的上海土著也没有广州本土人富有,看看他们一栋栋出租房就知了
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这B说的是几百年后的事?
广州的经济一直做的是市场而不是靠海运物流。海运物流基本上都交给深圳蛇口港广州南沙港
这傻子,南沙区外面还不是海?非得蓝海?你不去看看龙穴岛那个码头一天有多少大拖头进进出出[笑着哭]海运不走南沙非得经深圳再转陆路进来?未免太主观了[笑着哭]
开玩笑啊,直接把东莞拆分,几个地级市一家分点不就有了嘛
小编有想法,但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