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产权律师|原创心血被盗用谋利,法律击破“贼喊捉贼”假象

周文海律师 2025-04-17 18:01:07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一个令人愤慨的灰色产业链正在蔓延:部分投机者通过购买他人作品素材,抢注著作权后反咬原创者侵权。他们利用原创者法律意识薄弱、举证能力不足的软肋,将司法程序异化为敛财工具。这种“贼喊捉贼”的行径不仅亵渎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初衷,更让无数创作者在维权路上举步维艰。

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案例(1)

【案例】:来自河南周口的张某的遭遇正是这类恶意诉讼的典型缩影。这位手工爱好者两年前从淘宝采购零件后,凭借自身技艺将其改造为独具匠心的装饰画。尽管作品在淘宝店铺仅售出一件便下架,但两年后他竟收到法院传票——某公司声称拥有该作品著作权并要求巨额赔偿。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张某整理出完整的设计手稿、零件采购凭证及店铺运营记录,事后,张某联系到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在周文海律师协助下不仅成功自证原创,更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当庭反诉。最终法院判决原告构成恶意诉讼,责令其公开致歉并赔偿张某各项损失3.8万元。

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案例(2)

遭遇恶意诉讼的维权指南

1.证据堡垒:创作全流程留痕

保存设计手稿、修改记录、素材来源凭证(如淘宝订单)、作品发表时间戳(网页快照/平台数据)。建议使用区块链存证平台对关键节点进行固化,形成不可篡改的证据链。

2.法律盾牌:专业咨询先行

收到起诉状后立即寻求知识产权律师帮助,重点分析对方权属证据的真实性。如2021年杭州某案中,律师通过溯源对方版权登记材料,发现其登记时间晚于创作者公开发表时间,直接推翻诉讼基础。

3.攻守兼备:反制恶意诉讼

《民法典》第1165条明确恶意诉讼的追责机制。在应诉时可同步准备反诉材料,收集对方批量起诉记录、权属证明造假证据,主张维权合理支出(律师费、公证费等)及精神损害赔偿。

4.舆论阵地:主动澄清真相

通过自媒体或行业平台发布声明(需经律师审核),及时消除不良影响。2022年深圳设计师王某在胜诉后,利用法院判决书在作品详情页设置“正品声明“弹窗,有效遏制二次侵权。

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案例(3)

给创作者的生存智慧

在数字创作时代,既要保持“不惹事”的创作纯粹,更要具备“不怕事”的法律底气。建议建立三重防护网:定期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作品登记;重要作品采用“时间戳+公证”双保险;商业合作必签书面协议明确权属。当遭遇不公时,记住江苏法官李扬的箴言:“法律从不保护沉睡的权利”,及时行动才是对自己心血最好的守护。

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案例(4)

此外,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还建议道:每个创作者都值得在阳光下自由生长。当恶意诉讼的阴霾袭来,我们既要像张某那样沉着应战,更要推动建立创作者联盟、完善版权预警机制,让投机者再无漏洞可钻,这才是对原创精神最坚实的捍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