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名誉维权律师|启航教育被匿名帖恶意中伤,依法维权获赔

周文海律师 2025-04-16 12:11:38

当前,同行恶意竞争已成为商业领域的顽疾。部分商家为抢夺市场,不惜发起“价格战”导致两败俱伤,或雇佣水军诋毁对手口碑,更有甚者伪装客户窃取商业机密。良性竞争本应推动行业创新与服务升级,但恶性竞争却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品牌声誉崩塌甚至企业倒闭。当竞争突破道德与法律底线时,恶意行为终将反噬始作俑者。

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名誉维权案例(1)

案例警示:一场“卧底式”商战的全链条反击

来自河南鹤壁的某知名考研机构“启航教育”凭借十年深耕,累计帮助超万名学子考入理想院校,连续五年获评“诚信教育品牌”,其独创的“导师全程陪跑制”深受好评。2023年招生季,一位自称“二战考生”的新成员加入学员群,缴费报名后频繁咨询课程体系、师资合作等细节。两周后,该学员以“辅导效果未达预期”为由要求全额退费,次日便在小红书发布《揭露XX机构黑幕!天价课程全是智商税》的匿名帖,捏造“虚假师资”“篡改学员成绩”等不实信息,导致机构单日咨询量暴跌40%。

“启航教育”随即联系到了我们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并迅速启动应对:

1.技术溯源:通过后台ID锁定涉事账号实名信息,发现对方竟为竞争对手“优研社”员工王某;

2.证据固化:公证处对网页内容、聊天记录、转账流水进行证据保全;

3.法律出击: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名誉权诉讼,同步向平台提交侵权举报;

4.舆论反制:公布历年学员录取通知书、教师资质证明,发起“真实学员口碑征集”活动。

法院经审理认定王某及“优研社”构成商业诋毁,判决其赔偿经济损失18万元、公开致歉声明保留30天。该案入选当年“十大教育行业维权典型案例”,为同行恶意竞争划出法律红线。

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名誉维权案例(2)

网络匿名诽谤维权指南:五步锁定胜局

1.第一时间证据保全

使用可信时间戳或公证云对网页截图、评论、私信录屏;

保存原始设备(手机/电脑),避免删除缓存数据。

2.平台投诉+信息披露

向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提交《侵权投诉通知书》,要求删除内容;

通过律师向平台申请披露匿名账号实名信息(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95条)。

3.锁定侵权主体

若诽谤者使用小号,可结合IP地址、交易记录、聊天习惯等追溯真实身份;

涉及商业竞争对手时,重点调查员工名单、竞品营销动态。

4.多维度法律责任追究

民事索赔:起诉名誉权侵权,主张经济损失+精神损害赔偿;

刑事报案:若点击量超5000次或转发量超500次,可控告诽谤罪(刑法第246条);

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举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拘留、罚款。

5.舆论反击:用真相对抗谣言

发布澄清声明时附权威证据(检测报告、合同、第三方评价);

发动客户、合作伙伴录制实名证言视频,形成“信任共同体”。

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名誉维权案例(3)

给年轻创业者的生存法则

1.预防优于补救

服务协议中明确“恶意差评违约责任条款”;

安装办公区域监控,留存课程交付全过程记录。

2.构建“法律-公关”双防火墙

常年聘请法律顾问,针对差评、投诉设置标准化应对流程;

培养核心用户成为“品牌守护者”,及时举报不实信息。

3.危机即机遇:把官司打成广告

某茶饮品牌曾通过胜诉判决书策划“你喝奶茶我打假”营销活动,销量反增200%;

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强化公众对品牌价值观的认同。

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名誉维权案例(4)

此外,律博维权卫士周文海律师还建议道:商业竞争中,恶意或许能制造短暂的噪音,但法律终将还原真相。创业者既要保持“害人之心不可有”的底线,更需练就“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智慧——你的剑鞘里,当常备法律之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