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儿子收到每月房贷账单,眉头紧锁。
我坐在一旁,心如刀绞。
儿子有硕士学历,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到头来却仍然为一份居所辛苦打拼。
作为母亲的我,无论如何都心甘情愿帮助孩子,但看到儿媳父母每月光退休金都超过2万元,却一点嫁妆不出,心里总是很不舒服。
我们家的情况并不富裕,我和老伴退休后每月的退休金加起来还不到7000元。
相比之下,儿媳的父母都是教授级别的退休人员,收入丰厚。
据说他们每年还会出国旅游,生活过得十分滋润,但却从未对儿女经济上给予帮助。
儿媳对我说,父母已经在她出国读书时花了不少钱,现在该她自己付出努力了。
但这话听在我耳里,却总是怪怪的。
儿子儿媳结婚的时候,我们两家对嫁妆和彩礼有过一番讨论。
儿媳父母表示愿意尊重年轻人自己的选择,似乎在物质上并不打算出什么力。
那时候我和老伴商量,虽然家里经济不宽裕,但还是要为儿子的婚房尽一份力,首付的钱我们尽力凑齐。
我们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加上儿子存的钱,终于凑够了首付的一部分,买下一套四居室的大房子。
之后的每个月高昂的房贷迫使儿子不得不拼尽全力。
儿媳虽然自己有份工作,也在高校里当教师,还搞一些自媒体创业,但房贷成了压在他们两个年轻人肩上的一座大山。
看着儿子每个月因为房贷精疲力尽,我们更加感到揪心。
房贷中的不平等事实上,儿媳的父母从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他们相信自己的女儿有能力独自承担生活的责任,不愿为她的婚事额外出资。
她们一家的人生哲学与我们完全不同,这让我们心中有些不平衡。
婚房的首付我们出了30万,儿媳父母却一分没出,甚至装修的钱也不帮忙。
每次一家人在一起,我们都忍不住想提及房贷的事情,但每次儿子都说,不希望我们操心。
儿媳也总是显得很大气,说他们有能力应对这些开销。
或许她是从小被教育自立自强,但我们做父母的,总觉得两家都应该在经济上适度出些力,让孩子们压力小一点。
可是,每次说到这些话题,儿子总是会劝我们少操心,说年轻人有自己的打算。
未来需要共同规划说实话,我和老伴对儿媳父母那种理念感到困惑,觉得老人不拿一分钱,说些有的没的教育理念,真的不太实际。
亲家之间不讨论如何帮助子女,还能说些什么呢?
毕竟,抚养子女和保障晚年的生活都是现实问题,谁能离开金钱活着呢?
这样想或许显得我们“俗”,但现实就是这样。
不仅是婚后的经济责任问题,还有抚养下一代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不得不考虑的。
如果两边老人不一起商量,将来孩子们生了娃,谁来帮忙带?
谁来资助?
这些都是要摊开来好好说的问题。
虽然儿子觉得我想得太多,但我觉得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两家长辈对于子女的未来,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才能避免将来产生矛盾。
可惜,亲家夫妻对这些问题总是避而不谈,仿佛只有谈理想和未来是重要的。
结语:现实与理想的平衡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联合。
我们这一代人为孩子尽心尽力,希望他们生活过得更好,无怨无悔。
虽然儿媳父母的生活理念和我们不同,但看着孩子们为了生活打拼,我们也只能选择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
儿子希望我们不要插手太多,但为人父母,总难免为孩子的未来操心。
我相信,不管是哪一代人,都希望子女过得幸福。
那么,现实与理想的平衡,该如何找到?
也许,在互相理解、共同努力下,才能防止矛盾激化,让家庭和谐。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沟通,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家和万事兴。
希望我们的做法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欢迎各位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既然负担不起,为什么买这么大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