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三月廿八,“是旱是涝,就看三月廿八”,明天天晴有何预兆?

要下雪了 2025-04-24 16:07:52

‍‌‌‌‌‍‌‌‌‍‌‌‌‍‌‌‌‍‌‌‌‌‌‌‍‌‌‌‌‌‍‌‌‌‌‌‍‌‌‌‌‍‌‌‌‌‍‌‌‌‌‌‍‌‌‌‌‌‍‌‌‌‌‍‌‌‌‍‌‌‌‌‍‌‌‌‌‌‍‌‌‌‌‌‍‌‌‌‌‌‌‍‌‌‌‌‍‌‌‌‍‌‌‌“满地落花深一膝,赏春无兴送春愁。”不知不觉间,农历三月二十八即将到来。

此时已到暮春,处于春末夏初的时节,天气渐渐炎热,世间万物都在蓬勃生长。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是旱是涝,就看三月二十八”。

这句谚语在我国北方地区较为常见,是通过长期对自然规律的观察总结而来的。

它的核心在于依据农历三月二十八当天的天气状况,来预测未来的旱涝趋势,从而对农耕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古人觉得,三月二十八处在立夏之前,这个时候的天气变化,对于春播作物的生长极为关键,像小麦、水稻等作物的抽穗、灌浆都和此时的天气息息相关。

那具体来说,不同的天气到底有怎样不同的预兆呢?咱们来看看农谚怎么说。

雨下三月二十八,一月泥泞庄稼发

意思是说如果在这一天下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雨水会比较多。

这样的天气状况对于小麦等作物的生长是有好处的,充足的雨水能够为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

但是,过多的雨水也可能会带来问题,田地可能会出现涝情,这就需要农民朋友们格外留意了。

三月廿八淋东岳,阴阴雨雨五月中

这里提到的“东岳”指的是泰山。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三月二十八这天下雨,那么一直到五月中旬之前,雨水都会比较多。

持续的降雨可能会让田地积水,导致涝灾的发生,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不过呢,也有说法是“三月廿八落雨,谷米如雨”。

也就是说,这一天降雨预示着稻谷会有一个好收成。

因为在立夏初期,降雨增多符合自然规律,充足的水分能够满足稻谷生长的需求,为丰收打下基础。

三月二十八晴,四月种湖底

从这句农谚可以看出,如果这一天是晴天,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比较干旱。

天气干旱,土地缺水,农民们为了让庄稼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只好把庄稼种在湖底这样相对湿润的地方。

三月二十八不热,五谷不结

就是说如果在三月二十八这一天,阳光不足,天气阴冷,那么夏粮很可能会减产。

可是,如果这一天是晴天,但伴随着高温无雨的情况,同样对作物的生长不利,会导致庄稼出现旱情。

从现代气象学的角度来看,仅仅凭借单一日期的天气情况,是无法精准地预测长期的气候趋势的。

不过,这些农谚是古人通过对关键节点,比如节气、物候等的观察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具体的天气状况还是要多多关注天气预报。

根据农谚我们得知,如果三月廿八遇上晴天,那么日后的天气可能会比较干旱,从而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原文链接https://www.jiankang23.com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