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月廿七,“三月看二十七”,今年收成好吗?看农谚咋说

要下雪了 2025-04-24 15:08:13

‍‌‌‌‌‍‌‌‌‍‌‌‌‍‌‌‌‍‌‌‌‌‌‌‍‌‌‌‌‌‍‌‌‌‌‌‍‌‌‌‌‍‌‌‌‌‍‌‌‌‌‌‍‌‌‌‌‌‍‌‌‌‌‍‌‌‌‍‌‌‌‌‍‌‌‌‌‌‍‌‌‌‌‌‍‌‌‌‌‌‌‍‌‌‌‌‍‌‌‌‍‌‌‌时间过得真快,农历已经到了三月二十六,田野里的庄稼各有特点,油菜临近收割,小麦正在抽穗,早播的玉米长出了嫩芽,早季水稻也已移栽到水田。

在这样的时节,正值雨生百谷、雨兆夏收之际,老祖宗们也会在这个时间节点祈盼降雨。

有句老话说“三月看二十七”,今天就到三月二十七了,那么这天到底要看什么呢。

其实,“三月看二十七”这句农谚和常说的“三月看二七”或者“三月怕二七”意思相近。

都是从三月的三七日这个时间节点出发,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来判断对农村农民收成的影响。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农民的辛勤劳作固然重要,但丰收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天气变化多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

遇上对庄稼生长有利的好天气,那便是好年景;可要是碰上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收成肯定会受到不利影响。

那么,三月二十七这天,到底看什么呢?

就当前的农业生产需求来说,这个时候是希望多降雨、怕干旱的。

所以,我们重点关注的就是这一天的天气情况,尤其是降雨情况。接下来咱们就看看相关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三月廿七毛毛雨,阴阴雨雨水不愁

这句农谚告诉我们,如果三月二十七这天出现降雨天气,那就预示着接下来会是多阴雨的天气。

这样一来,农业生产中的雨水就不用发愁了。要知道,充足的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就拿水稻来说,有了充足的水分,它们才能茁壮成长,植株健壮,为后期的高产打下基础。

而小麦在这个时期,也非常需要水分。水足了,麦穗就能长得更长,灌浆也会更好。到时候,小麦颗粒饱满,产量自然就高了。

不过,雨水也不能来得太猛。阴阴雨雨、细水长流,才更符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要是出现短时强降雨,很可能会带来涝害。

农作物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根部无法正常呼吸,就会影响生长,甚至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所以说,适量的降雨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除了上面那句农谚,还有一些其他和三月二十七天气相关的说法。

比如,有的地方说“三月二十七晴,夏日少水喝”。

如果这一天是晴天,没有降雨,那就可能预示着夏天的雨水会比较少,可能会出现缺水的情况。

对于农作物来说,夏天正是生长旺盛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缺水,肯定会影响生长和收成。

三月二十七雨涟涟,秋粮堆满仓

要是三月二十七这天一直下雨,雨不停歇,那就意味着秋天的粮食会有好收成。

秋粮包含了很多农作物,像玉米、大豆等,充足的雨水为它们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到了秋天自然能收获满满。

在不同的地区,关于三月二十七的农谚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都是围绕着天气和收成之间的关系展开的。

这些农谚都是老祖宗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现在有了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和科学的种植技术,但这些农谚依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农谚。毕竟现在的气候环境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文链接https://www.jiankang23.com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