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燕的经典之作,史达祖《双双燕》道尽人间幽思

一抹风风微风 2025-04-10 04:15:43

宋代词人史达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生活于南宋中期。他一生未中科举,早年以幕僚身份侍奉权贵,后因韩侂胄北伐失败受牵连,遭遇流放,命运坎坷。其词多写个人身世之感与羁旅愁思,风格婉约,工于咏物,《双双燕・咏燕》便是其咏物词的巅峰之作。

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开篇:燕归旧巢,物是人非之叹

词的开篇,“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点明时节为春社之后。春社,这一古老的节日,本是人们祭祀土地神,祈愿丰收的欢乐时刻,而在史达祖的笔下,却成为了燕子归来的背景。燕子轻盈地穿过帘幕,然而旧巢之中,去年的灰尘尚冷,一片寂寥。一个 “冷” 字,不仅写出了巢中环境的清冷,更烘托出燕子归来时的陌生与怅惘,亦隐隐透露出词人自身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往昔的热闹不再,如今只剩这冷冷的旧巢,恰似词人历经世事变迁后的心境。

双燕归来:细腻入微的描摹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此处对燕子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极为细腻的刻画。燕子们羽毛参差不齐,欲在旧巢停歇,它们相互依偎,仔细打量着雕梁藻井,还不时轻声呢喃,仿佛在商量着什么。这一系列的描写,将燕子的灵动、亲昵与对旧居的眷恋展现得淋漓尽致。“软语” 一词,赋予燕子以人的情感和交流方式,读来生动活泼,让人如临其境。而词人对燕子如此细致的观察和精准的描绘,也体现出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能力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双燕商量妥当后,便轻快地飞起,掠过花梢。它们那翠绿的尾翼在花丛中穿梭,仿佛将花影都分开了。这两句通过描写燕子飞行的姿态,展现出它们的矫健与敏捷,画面充满了动态美。“飘然”“快拂” 等词,使读者仿佛能看到燕子在花丛间自由翱翔的身影,感受到它们的欢快与活力。同时,这也是词人对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借燕子的轻盈自在,抒发自己内心对摆脱尘世束缚的渴望。

春景中的双燕:轻俊活泼之态

下阕继续描写燕子的活动。“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在春雨滋润后的芬芳小径上,芹泥湿润,这正是燕子筑巢的好材料。它们喜爱贴着地面争飞,相互炫耀着自己的轻盈与俊美。词人通过 “爱”“争”“竞” 等字,将燕子的活泼可爱展现得栩栩如生,仿佛它们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春日里尽情嬉戏。这里对燕子的描写,也侧面烘托出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万物复苏,一切都在蓬勃生长。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天色渐晚,双燕从红楼归来,它们在外面赏足了柳色昏暗、花影朦胧的春景。“柳昏花暝” 四字,用得极为精妙,描绘出傍晚时分,柳树和花朵在暮色中朦胧模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迷离、婉约的氛围。双燕在这样的美景中流连忘返,直到天色已晚才归巢,进一步表现出它们对春日的喜爱和尽情享受生活的态度。

结尾:燕归人未归,闺怨之情深

然而,就在这美好的春景中,词人笔锋一转,“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双燕在巢中安稳栖息,却忘了为远在天涯的游子传递书信。在古代,燕子常被视为信使,承载着人们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而这里,双燕的忘却,让独守闺房的女子倍感失落。“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女子因思念而愁眉不展,每日独自倚靠在画栏上,盼望着远方的消息。这两句将女子的闺怨之情推向了高潮,通过对女子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艺术特色:咏物与抒情的完美融合

《双双燕・咏燕》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不仅在于其对燕子的生动描绘,更在于它将咏物与抒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全词没有一处直接提及人的情感,但通过对燕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的描写,却处处透露出人的寂寞、思念与无奈。词人以燕子的视角,将春日的美景与人间的愁绪交织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燕子的活泼可爱时,也能深刻感受到词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在语言上,史达祖用词精准,如 “差池”“软语”“商量”“快拂”“分开”“争飞”“竞夸” 等,这些词语生动地表现了燕子的形态和动作,使燕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词中还运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如 “帘幕”“雕梁藻井”“花梢”“红影”“芳径”“芹泥”“柳昏花暝” 等,营造出了一种婉约、优美的意境,让人陶醉其中。

此外,这首词在结构上也十分严谨。上阕主要写燕子归来,寻找旧巢,以及在花丛中飞行的情景;下阕则着重描写燕子在芳径上争飞、归巢,以及由此引发的闺怨之情。上下阕之间过渡自然,层层递进,将整首词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史达祖的《双双燕・咏燕》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写、深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了宋词中的经典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了燕子的灵动与美好,也感受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更体会到了古代文人在诗词创作中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