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善良的寡妇

小逸讲故事 2025-04-12 08:33:22

南宋年间,在广安府有个姓柳的寡妇。她中年丧夫,独自一人把儿子拉扯大,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虽然家里穷得叮当响,但柳寡妇心地善良,谁家有困难,她总是尽力帮忙;遇到过路的乞丐、道士、和尚,只要上门讨要,她也从不让他们空手而归,哪怕自己饿着肚子,也会施舍一点。

柳寡妇已经四十多岁了,丈夫去世后,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她一直没再嫁。年轻时,她为儿子的未来发愁;如今儿子长大成人,她却依旧愁眉不展,只因儿子到了成家的年纪,却还没娶妻,说到底还是因为家里太穷。好在儿子孝顺懂事,小小年纪就外出打工,挣点钱补贴家用。

那年冬天,儿子在外地干活,家里只剩下柳寡妇一个人。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她不禁为远方的儿子担忧起来。就在这时,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说话声,听声音还不止一个人。深更半夜的,谁会在外面说话?怀着疑惑,柳寡妇走出屋子。屋里还算暖和,刚出门,她就感到一阵寒意,哆嗦着来到门口,打开门一看,几个邻居正围在她家门口的草垛前,指指点点。

“陈大哥,出什么事了?”柳寡妇问其中一个中年男子。陈大哥转身看见是柳寡妇,笑着说:“柳家嫂子,我回家路过这儿,听见草垛里有动静,以为是只猫,就没在意。谁料刚走开,就听到有人在里面呻吟。我扒开草垛一看,原来是个和尚。”

“和尚?他怎么会在草垛里?”柳寡妇疑惑地凑过去,果然看到一个和尚。那和尚脸黑得像炭,戴着一顶破帽,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破大衣,脚上穿着一双露脚趾的破草鞋,手里拿着一把只剩骨架的破扇子。还没靠近,一股刺鼻的臭味就扑鼻而来。看到和尚这般模样,柳寡妇瞬间起了怜悯之心,连忙要上前扶他起来。

“嫂子,你这是干啥?”一个看热闹的乡亲说。柳寡妇叹了口气:“婶子,我刚才摸了一下,这和尚还有口气,要是把他独自留在这里,估计晚上就冻死了。不管他是谁,总归是一条命呀,我把他扶到屋里暖和暖和。”

“柳嫂,你一个寡妇,儿子又不在,把他救回家,这传出去可不好听。”陈大哥劝道。

“有什么好听不好听的?我一个快死的老婆子了,还能怎样?与名声相比,命更重要。”柳寡妇说。

围观的几个人见柳寡妇执意要救和尚,纷纷劝她:“我看还是算了吧,这和尚来路不明,你孤身一人,惹上麻烦可不好。”“柳家媳妇,人心难测,你没听说林庄的事吗?有人倒在路边,好心人救了他,结果那人反咬一口,说是救他的人撞倒了他,最后还赔了一大笔钱。我劝你还是少管闲事。”

乡亲们也是好意,怕柳寡妇惹麻烦。但柳寡妇淡然一笑:“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他毕竟是条命,我不能见死不救。至于以后的事,随它去吧。”说完,柳寡妇把和尚扶进了屋。见柳寡妇执意如此,众人也没再劝,纷纷回家了。

把和尚扶到屋里后,柳寡妇先让他靠在火炉边烤火。半个时辰后,和尚醒了过来。柳寡妇连忙给他喂了口热水,又拿了几个黑面窝头给他:“大师,我家没有别的,只剩这几块窝头了,你将就吃点吧。”

和尚接过窝头,却没有吃,而是感动地说:“施主,这怕是你明天一天的口粮吧?我要是吃了,你明天吃什么?不会饿肚子吧?”柳寡妇笑着说:“家里还有呢,你快吃吧。我不吃窝头饿不死,可你就不一样了。”其实柳寡妇家里也没粮食,她已经好多天只吃一顿饭了,不过好在儿子快回来了,再忍几天就不用饿肚子了。

和尚还是没吃窝头,而是和她闲聊起来:“施主,刚才那些人的话我都听到了,你为何不听他们的劝,把我救进家门?这不是自讨苦吃吗?”柳寡妇笑着说:“我都是快要死的人了,还有什么可怕的?与我吃点苦头相比,还是一条命更重要。”

“这些年,你救过的人怕是不少吧?”

“那些我记它干什么?人生在世,谁还没个难处呢?再说,一碗水、一个窝头,又能值几个钱?”柳寡妇说。

听了柳寡妇的话,和尚脸上露出笑意:“旁人和我说起你的时候,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果然是名副其实呀。施主,不瞒你说,和尚我倒是有几分神通。你要有什么愿望,尽管说来,或许我能帮你一二。”

听了和尚的话,柳寡妇笑了:“你这和尚,我救你纯粹是出于本心,压根就没想过要你报答。不就是一口水吗?你也用不着往心里去。我一个快要入土的老婆子了,还有什么奢望?只盼我儿能娶到个媳妇就心满意足了。可你也看到了,家中一贫如洗……”说到这儿,柳寡妇不由得抹起了眼泪。

“施主,这样吧,明天夜里你不要关门,到时候你的儿媳妇就会主动送上门来。”说完,和尚便走出了屋子。

“大师,你的身子骨还没缓过劲来呢,这冰天雪地的,你往哪里去?”柳寡妇生怕和尚半夜冻死,一边喊一边追了出去。可令她意外的是,等她追出去后,和尚早已不见了踪影。和尚回来时,雪还下得小,此时已经变成了鹅毛大雪,但柳寡妇找了半天,也没在地上看到一个脚印。和尚究竟是何方神圣?柳寡妇百思不得其解。

转眼三天过去了,这天夜里,柳寡妇按照和尚的吩咐把院门打开。刚打开不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进她的耳朵里。她连忙起身查看,还没出门,一个瘦小的身影就跌跌撞撞地跪倒在她面前,哭着说:“大娘,求求你救救我。”

“姑娘,赶紧起来,有什么话咱们进屋里说。”柳寡妇一边说着,一边把女子搀进了屋。喂她喝了一碗热水后,柳寡妇问:“姑娘,别怕,到大娘家里就跟到自己家里一样,说吧,遇到什么难事了?”

原来,这女子名叫马美兰,家住离这儿20多里的马家庄。她从小就没了爹娘,是叔叔婶婶将她养大的。18岁那年,叔叔为了贪图彩礼,把她许配给了一位姓聂的大户人家。据说,马美兰要嫁的人是聂家的二公子,自幼体弱多病,不久前又得了痨病,药食无医,眼见着不行了。聂老爷心中悲痛,便想找个女孩子给儿子冲喜。找了算命先生算命,结果马美兰是唯一八字相符的。叔叔婶婶见有钱可赚,哪会顾及美兰的幸福,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马美兰本来不愿意这门婚事,但为了报答叔叔婶婶的养育之恩,便违心答应了。可万万没想到,就在她嫁过去的当天,还没拜天地,聂公子就一命呜呼了。因为没拜天地,聂员外就把马美兰送了回来,还把彩礼全要了回去。叔叔婶婶原本想靠嫁女发一笔小财,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顿时恼羞成怒,把美兰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时时刻刻折磨她。可怜的美兰为了活命,只好忍了下来。

不久前,邻村的屠夫死了老婆,有人给他介绍了马美兰。婶婶恨不得早点把美兰嫁出去,便在收下聘礼后的当天就把美兰送了过去。谁料就在美兰嫁给屠夫的当天夜里,屠夫因为高兴,喝酒喝死了。还没入洞房,美兰又成了寡妇。公婆见她是“丧门星”,等儿子的婚事办完后,就把美兰赶出了家门。离开婆家后,美兰不敢再回叔叔婶婶家,只好四处流浪。

不久前,美兰在破庙里遇到了一位和尚。和尚见她可怜,便告诉她沿着这条路往前走,遇到谁家开着门就进去求救。这一路走来,因为是数九寒天,家家户户都关着门,唯独柳寡妇家的院门开着,美兰便走了进来。

听了美兰的遭遇,柳寡妇很同情她:“姑娘,要是不嫌弃,就先在我家住下吧。你放心,来到这里,有大娘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你饿着。”后来的结局或许已经猜到了,不久之后,美兰嫁给了柳寡妇的儿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了下来。

而那位和尚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有人曾在寺庙一带见过这位和尚,传闻他不喜欢念经,却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做救死扶弱的事。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