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贪色嫂子

小逸讲故事 2025-04-18 08:09:44

古时候有一对兄弟,他们的父母去世得早,弟弟赵银锁是跟着哥哥赵金锁一起长大的。

兄弟俩相差7岁,哥哥17岁,他才10岁。俗话说“长兄如父”,没了父母,赵金锁就挑起了养弟弟的担子。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银锁虽然只有10岁,但特别懂事,跟着哥哥下地干活,回家还抢着洗衣做饭。兄弟俩相依为命,每天上山砍柴,下河洗澡,日子过得虽然简单,但很充实快乐。

赵金锁17岁了,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村里和他同龄的小伙子们大多都定亲甚至成亲了。可赵金锁家里穷,还有一个弟弟要养,很多姑娘虽然喜欢他的勤劳能干,但一听说他家的情况,就都打退堂鼓了。金锁心里清楚,父母临终时嘱咐他要把弟弟养大成人,再给他娶媳妇,他觉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父母,所以一直没考虑自己的婚事。

有一天,邻村的媒婆来到赵家,说给赵金锁说媒。金锁说:“我家里穷,又有个弟弟要养,个人问题以后再说吧。”媒婆说:“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张家的姑娘不要彩礼,也不嫌弃你有个弟弟,这样的好姑娘上哪儿找去?”赵金锁听了很惊讶,说:“我家里穷,也拿不出彩礼,怕人家姑娘跟着我受苦。”刘媒婆说:“你想多了,人家姑娘什么都不要,就想找个老实可靠的人。我就想到了你。”赵金锁虽然老实忠厚,但并不傻,他想:这么好的事怎么会落到自己头上?这里面一定有猫腻。于是,他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刘媒婆的脸色沉了下来,小声说出了原因。赵金锁一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刘媒婆见赵金锁犹豫,赶紧说:“张家姑娘长得貌美如花,要不是有点疯病,多少富贵人家都争着要娶呢。这个病又不影响生儿育女,成婚之后你好好照顾她,说不定就好了。到时候你就偷着乐吧。再说了,人家张家还要陪送一头黄牛,以后种地就省事了,多好啊!”

原来,邻村的张家姑娘叫张美凤,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人见人爱。可7岁那年发了一场高烧,之后就落下了疯傻的毛病。如今18岁了还没出嫁,她父母着急了,就找到刘媒婆,让她给杨花找个忠厚老实的人。只要对杨花好,他们什么都不要求,还会陪嫁一头黄牛。

赵金锁心地善良,觉得张美凤有疯傻病挺可怜的,又想想自己的条件,娶妻确实不容易。再加上刘媒婆的再三劝说,他最终同意了。很快,赵金锁就和张美凤成亲了。

别人家娶了媳妇,家里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赵金锁成亲后,家里反而更乱了。张美凤疯疯癫癫的,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还动不动就指着兄弟俩大骂。兄弟俩知道她有病,也不跟她计较,还给她端吃端喝,照顾得无微不至。赵金锁还请来郎中给张美凤看病。郎中看了直摇头,说:“这病都十来年了,没希望了。你要是想试试,就去山上采黄连和菖蒲给她熬着喝,也许会好一些。”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赵金锁每天干完活,都会到山上采这两种草药回来,熬成汤给张美凤喝。

张美凤嫁过来的时候,张家父母果然陪送了一头小牛犊。虽然还不能干活,但也有希望了。只要好好喂养,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干活了。在农耕时代,牛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有了牛,春种秋收都能按时进行,粮食也能丰收。所以兄弟俩把牛看得特别重。

赵银锁每天上山放牛,找最嫩的草让它吃,找最清的水让它喝。小牛犊一天一个样,一个月时间就长大了很多,十分强健。银锁越看越喜欢,每天晚上回家,还用刷子把牛身上的毛刷得油光水亮的。

赵金锁一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张美凤,上山采草药煮给她喝。美凤的病一天天好转,如今也不乱扔东西了,看见丈夫回来总是笑眯眯的。金锁看见妻子的改变,心里也像喝了蜜一样甜。后来张美凤开始学着做家务,洗衣做饭等。又喝了一年药汤后,张美凤的疯病彻底好了。没有病的张美凤是貌美如花,人见人爱。她每天在家里做饭洗衣,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赵金锁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村里的男人们以前都笑话赵金锁傻,娶了个累赘。如今人人都羡慕赵金锁有眼光,娶了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妻。刘媒婆说得没错,如今赵金锁在家里偷着乐,梦里都能笑醒。

赵银锁看着嫂子的病好了,和哥哥恩爱有加,心里也替哥哥高兴。他每次去放牛,总是摘一些野果子拿回家给嫂子吃。一开始张美凤对银锁还算可以,可时间长了就开始嫌弃他,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说他的不是。赵金锁见妻子嫌弃弟弟,夹在中间很难受,只能好言相劝。但张美凤却不依不饶,说要和赵银锁分家。赵金锁听了很为难,弟弟才12岁,一个人怎么过日子?他原本打算给银锁娶个媳妇,成个家也算对得起父母了,可如今看来是不行了。

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张美凤对赵银锁说:“银锁,你也这么大了,自己也能独立了。我看还是分开过吧。”赵金锁看看妻子,又看看弟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赵银锁听嫂嫂这么说,他也知道哥哥为难,就说:“好,我听嫂嫂的。”说着就去收拾东西。赵金锁见弟弟要走,就起身想去阻止。张美凤眼一瞪,他就不敢动了。

赵银锁拿了自己的东西,就去了村子东边的窑洞里住。赵金锁见弟弟可怜,就偷偷在窑洞旁边给他搭了一间茅草屋,又拿了一些米面给他。被张美凤知道了,就是一顿大闹。赵金锁也没办法,只能忍耐。

银锁没有土地,为了生活,他每天上山砍柴,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再换些米面和蔬菜度日。自从赵银锁搬走之后,赵金锁家的牛就没有人放了。他只能在干活的时候,把牛放在山坡上吃草。有一天,张美凤的表哥来到赵金锁家里,说城里的王员外家要找一个短工,也就半年的活,能挣到10两银子,问赵金锁去不去。赵金锁想,只靠二亩地生活也不行,就与妻子张美凤商量。谁知美凤很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赵金锁就背着行囊去了县城。

他走了之后,家里的牛就没人放了。张美凤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媳妇,才不会去放牛,就把牛拴在院子里,每天只给它吃些干草。小牛一天天变瘦。

有一天,张美凤去找银锁,说她哥哥不在家,让他帮她放牛。赵银锁本来就和那牛犊有感情,再说哥哥不在家,他替嫂子放牛也是应该的,于是就答应了。每天早上,赵银锁就会去哥哥家牵牛,晚上再送回去。

眨眼两个月过去了,黄牛在赵银锁的精心照顾下越来越胖,个子也长大了很多。一天傍晚,赵银锁拉着牛下山,在山脚下看到一个白发老太瘫坐在地上,有气无力的样子。赵银锁赶紧停下来,问老太怎么不回家。老太说她去赶集回来,实在走不动了,就坐下来歇歇。赵银锁问她家住在哪里,他说可以送她回去。老太说家住在五里铺。赵银锁一听老太是隔壁村子里的,就让老太坐在牛背上,把她送回了家。

老太的家是两间茅草屋,家里没有其他人,只有老太太一个人。老太太姓黄,是个孤寡老人。她非常感激赵银锁送她回来,赶紧煮了几个鸡蛋给他吃。赵银锁盛情难却,只好吃了鸡蛋。这时外面的天已经黑了,银锁就告别黄老太,拉着牛回家去了。

赵银锁来到哥哥家大门口,大门已经从里面插上了。他只能敲门,敲了好一会儿,门才被打开。他看见嫂嫂提着灯笼,头发凌乱,衣衫不整,连裙子都穿反了,心中便起了疑惑。张美凤不耐烦地说:“怎么回来这么晚?赶紧把牛拴进牛棚里去。”赵银锁说:“嫂嫂,你赶紧去睡吧,我把牛拴好就走。”张美凤一脸不耐烦地走进了屋里。

赵银锁拴好牛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悄悄躲进了牛棚里。他屏住呼吸朝院子看去。过了大概一个时辰,就有一个黑影悄悄溜出大门。过了一会儿,赵银锁见那个黑影又回到了张美凤的房间里,他就悄悄溜到窗户底下偷听。

男子说:“那小子根本没有回去。”张美凤说:“他看到我裙子穿反了,肯定会怀疑的。这小子和他哥哥感情好,他要是把这事告诉他哥哥咋办?”男子说:“这小子会不会就没有离开?他就在院子里躲着。表妹,你放心,我去院子里找找,结果了他。”

赵银锁听到二人的对话,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跑进了牛棚里。牛看到赵银锁慌慌张张的样子,立刻把他挡在了身后。那个男子找了一圈,也没有看到赵银锁,就嘟囔着回屋去了。他对张美凤说:“表妹,不要多心,没事的。那小子也许就没有怀疑呢,咱们是自己吓唬自己。”张美凤说:“但愿如你所说。”

第二天一早,赵银锁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依然照常去放牛,晚上再把牛送回去。一连十来天都是如此。张美凤见银锁一切如常,以为他根本没有怀疑自己,的确是自己想多了,于是就放下心来,继续和她表哥厮混。

有一天,赵银锁拉了牛,但他并没有把牛拉到山上,而是骑着牛来到了城里。他来到王员外家里,找到哥哥赵金锁,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都给哥哥说了一遍。金锁虽然怕老婆,但也是条汉子,怎么能忍受如此羞辱?立刻找到王员外,说家中有急事要走,恳求他把工钱结了。王员外听了一脸冷漠,说:“还没有完工你就要走?按照规定,工钱一分没有。”赵金锁一听就知道王员外想赖账。他本想和王员外理论,但想到自己在别人地盘上,也只能自认倒霉了。于是,兄弟二人就离开了王员外家。

天快黑的时候,赵银锁把牛送到了嫂嫂家里。此时的张美凤正在灶房做饭。赵银锁把牛拴在牛棚里,他悄悄躲进了干草堆里。一更的时候,一个男子溜进了张美凤的房间里。赵银锁溜到窗子前,过了一会儿就学了三声猫叫。突然,一群人踹开门冲进了屋子,把二人捉奸在床。

赵金锁带着县衙的人,天黑之后就埋伏在他家附近。赵银锁学猫叫是他们事先说好的暗号。众人听到猫叫,就知道是最好的抓捕时机,于是冲进屋里抓人。

张美凤和她表哥周四被抓住后,就被带到了县衙审问。他们知道隐瞒不了,就全交代了。

原来就在几个月前,张美凤病好之后回娘家看望父母,谁知表哥周四也在她娘家。周四见到表妹的病好了,就对她说了很多甜言蜜语。张美凤也被周四的能说会道所吸引,于是二人就勾搭在了一起。张美凤回家之后,周四就没有机会和张美凤约会了,于是就介绍赵金锁去王员外家里做工。赵金锁走了,二人又开始为所欲为。他们在一起久了就难分难舍,想做长久夫妻,打算等赵金锁回来把他害死。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的奸情居然被赵银锁发现了。

周四和张美凤狼狈为奸,道德败坏。按照当时的法律,男的五马分尸,女的沉塘而死。

赵金锁兄弟俩又住在了一起,一起干活,一起吃饭睡觉。这天,邻村有人来给赵银锁捎信,说黄老太快不行了,她想见赵银锁一面。银锁知道黄老太是孤身一人,非常可怜,就匆匆去了。来到黄老太的房里,黄老太示意他把门关好。赵银锁坐在床边,黄老太拉住他的手,说:“你是个善良的孩子,我走了之后,你就把我烧了,然后把我的骨灰送到这个地方。”黄老太说着就递给赵银锁一条白绫,然后就闭上了眼睛。

赵银锁和哥哥赵金锁按照黄老太的遗言,把她火化了,然后把骨灰装进一个坛子里。兄弟二人拉着老牛,抱着骨灰,按照白绫上的地址找去。他们不识字,走一路问了一路,最后来到京城,找到了一座大宅子。大宅子的主人接过白绫一看,抱住装有骨灰的坛子就痛哭起来。原来这个宅子的主人是当朝的一品大员,他的亲生母亲就是黄老太。当年战乱,黄老太被西域王抢走,后来她逃了出来,但觉得自己已经不清白了,就没有脸回去见丈夫和儿子,于是就在一个小村庄过起了隐居生活。黄老太虽然没有和家人相认,但她一直关注着丈夫和儿子,一直思念着他们。活着的时候不能相见,死了也要回家。于是她就让善良的赵银锁去送骨灰。

这家主人对赵银锁兄弟万分感激,立即收养赵银锁为义子,并为金锁买了一个店铺,让他学做生意。还给赵银锁请了私塾先生,教他读书习字。后来赵银锁做了官,赵金锁成了富甲一方的商人。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