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市集、亲子游乐场、社区花园……珠海要打造160万㎡的“超级公园”!
Part 01
“超级公园”要来了
近日,珠海官方公布,中珠排洪渠焕新计划即将启动。
据悉,本项目始于中珠水域交界至唐家湾入海口,长9.2千米,设计面积约160万平方米。

| 效果图
项目以“安全、生态、品质、文化”为核心,打造集“韧性防线、生态绿廊、活力水岸、智慧文脉”于一体的综合型水利工程典范。
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中珠排洪渠,是一项用于排洪除涝、灌溉农田的民生工程,惠及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和中山五桂山街道、三乡镇、坦洲镇等多地。

该项目将通过拓宽河道、全面清淤等措施,提升中珠排洪渠的防洪标准,从二十年一遇提升至“百年一遇”的国家级防洪标准,以确保河道行洪更加安全高效。
在生态修复方面,采用生态护岸、生态浅滩的设计,结合湿地修复工程,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与生态韧性,形成河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 效果图
针对不同河段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策略:
在中山河段,实施“上截、中蓄、下排”的总体治涝思路,控制发生洪水风险;在珠海高新区河段,通过开展“五清”行动和生态景观廊道建设,提升河道的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两地合作共建,共同实现“岸绿、河畅、堤固、景美”的目标。
Part 02
打造天然氧吧
该项目基于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构建“一轴九支·多点锚固”的生态格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

| 效果图
一轴:以中珠排洪渠为核心生态轴,串联区域生态资源;九支:连接金沙—歧关路、五桂山—金鼎西路—金鼎山等多条道路绿廊,形成生态网络支线;多点:锚固五桂山、金鼎山、永丰古树林、河口湿地等生态斑块节点,构建大湾区西岸“生态大动脉”,促进珍稀物种的迁徙,激活区域生态网络,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贯通与可持续发展。
| 效果图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采用“雨水收集+湿地净化”系统、四类典型海绵设施、“生态湿地+人工增氧”技术等多项创新措施,有效构建海绵城市,提升城市的水资源管理能力。
同时,通过种植各类陆生、水生植物,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丰富生境与生物多样性。

| 效果图
该项目将构建全龄友好的高效、舒适的城市慢行网络。通过打造智慧跑道+康体氧吧+运动球场+儿童探索乐园,激活滨水空间的城市活力。
在公共空间中融入智能感知与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科技+文化”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居民游客可实时获取生态科普信息。
围绕“新居民+产业人群”需求,同步推进智能健身房、共享办公空间、滨水市集、文化驿站、亲子游乐场、社区花园等全时段、全场景的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水岸经济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

| 效果图
Part 03
科创北围,正在崛起
中珠排洪渠在珠海境内,串联起了高新区科创北围、南围及金鼎片区。这其中,科创北围作为潜力无限的版块,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这里不仅是一个科技创新高地,更是一个交通便利、教育优质、生活配套完善、汇聚了优质资源的宜居之地。

科创北围的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区域内设有广珠城际唐家湾站、金琴快线北延段,以及正在规划的南中珠城际和深珠通道。

在教育方面,北围的基础教育资源丰富。区域内规划建设规划建设17所学校,包含1所高中、2所初中、6所小学,以及8所幼儿园。
这里商业配套日趋完善。区域内规划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3个,可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文体设施也丰富多彩。区域内规划建设剧院、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市民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
随着各项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科创北围正朝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区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