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蒋介石的结拜兄弟,建国后参加开国典礼,1958年却被判死刑

宠球儿 2022-12-04 19:02:34

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在1949年的10月11日举行,当时周总理,毛主席等许多中共中央领导人以及民主人士都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在话筒面前骄傲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一时间,群众的激情被点燃了,大家欢呼雀跃,庆祝着自己翻身当家做主的新生活。毛主席身后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们也喜极而泣,因为这一天来得实在是太不容易。这些人中有一个特殊的身影,他就是曾经在国民党担任过中将的杨虎,也是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元凶之一。

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讲话

可以说,杨虎的手中沾满着革命烈士的鲜血,这样劣迹斑斑的一个人,怎么有资格和其他领导人们一起登上天安门的城楼,参与开国大典这项重大的事情呢?

正当他似乎拥有着大好前途之时,自己却慢慢地走向了断头台。1958年,这个受到中共中央优待的国民党中将被捕入狱,那时他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但按照律法,杨虎仍然被判处死刑。

为何杨虎有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他在晚年时候又犯下了怎样的错误呢?

参加开国大典的国民党中将

风云际会的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许多的风云人物轮番登场。他们站在时代的浪潮上呼风唤雨,搅弄风云,杨虎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只不过他是国民党的元老,而并非我党的同志。

杨虎

关于此人,后世褒贬不一,评价不一,不仅因为他是国民党的要员,也不仅仅因为他是黑白两道通吃的大佬,他是身处暗地却又为我党做事的国民党高官,也是在我党的荫庇之下安然度过了半生却又复叛的复杂人物,所以,历史上对他的评论向来是莫衷一是。

杨虎一生最为人所知的事情就是他成为4·12反革命政变中的刽子手,曾经屠杀了3000多名共产党员。但也是他,在关键时刻救下了副主席张澜和其他民主人士。

一个活跃在十里洋场,黑白通吃的国民党高官,孙中山先生的坚定护卫者,双手沾满革命者和百姓鲜血的刽子手,为我党立下大功的革命同志,杨虎到底是哪一帮派的人,他的立场究竟是哪一边,谁也说不清楚。

杨虎

或许多年来的立场摇摆也造就了他多疑的性格,也或许正是因为此,他才会在晚年时犯下严重的错误以至于没有回头路。

从站在开国大典上的座上宾变成了人人皆可唾弃的阶下囚,实在是可悲可叹。20世纪初,杨虎尚是青年,他就投身到了革命的热潮当中,他追随的第一个人就是孙中山先生,后来他也成了孙中山先生少有的最信任的人之一。

和杨虎比起来,蒋介石的资历都要差上一截。不管是护国运动还是护法运动,抑或是讨袁运动,杨虎都是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他有勇有谋,曾被孙中山先生称赞多次。但更令大家十分敬佩的就是他本人的忠心耿耿。

孙中山

若以后世眼光来看,“忠心”二字似乎不可能出现在杨虎的身上,但是他在少年时期却是以自身的行动践行了这两个字。

1922年,国共两党之间已经开始有了细微的裂缝,许多军阀也开始不满足于只在听从孙中山先生的领导,比如说广州的陈炯明。当时孙中山刚回广州,陈炯明便开始借机造谣生事,后来又违抗命令,独自带领大军回到广州向孙中山夺权夺兵。

那时的孙中山仍然在杨虎的保卫之下,他带着自己的军队将总统府护卫住。陈炯明也将大部队拉练到了总统府的外围,甚至还向里面开炮。作为警卫队长的杨虎虽然已经愤怒至极,但是他仍十分淡定地安慰着孙中山。

陈炯明

后来,杨虎发现陈炯明没有撤退的意思,如果一直任由他这样闹下去,那自己和孙中山将会死在总统府内。于是杨虎振臂高呼:“谁愿与我一战,保卫总统先生!”

接着,便有百余名的敢死队队员响应了杨虎的号召,于是他将这两百名敢死队队员编成四队,他一马当先带着这些小队大杀四方。

孙中山本来以为自己可能就要命丧于广州,但没想到杨虎竟然带着他七拐八拐地逃出死地,成功地登上了永丰舰,孙中山激动的落泪。后来匆匆赶来的蒋介石也看到了杨虎的能力,他深感此人若不为自己所用必将成为心腹大患,于是他开始在永丰舰上和杨虎拉拢关系。

永丰舰

那时候的杨虎心思还比较单纯,而且蒋介石当时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实际兵权的小军阀,杨虎未曾将他放在眼里,所以当蒋介石提出和自己结拜成异性兄弟的时候,杨虎没有防备,果真与他磕头敬天地。

后人总结说,这世界上有三个高危职业,一个是吕布的义父,一个是东吴的大都督,还有一个则是蒋介石的手足兄弟。

杨虎那时并不知道蒋介石以后会“大有作为”,所以他也没有刻意和蒋介石走动。经此一事,孙中山先生看到了杨虎的能力,也看到了蒋介石的中心,于是他将两个人好好地感谢了一番,并且嘱咐他们一定要坚持革命,所以他们二人也被孙中山格外的器重。

孙中山与蒋介石合影

直到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蒋介石终于可以登堂入室。他开始和汪精卫夺权,渐渐撕毁了之前伪装的外衣,明目张胆地在国民党内部进行权力的争夺。

在国民党内部权力倾轧过程中,杨虎也看到了蒋介石的杀伐决断,于是他们两人开始真正地走近。或许是为了共同的利益,又或许是臭味相投,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时候,杨虎一马当先,成为了蒋介石手中的一杆枪。

他联系了上海的青帮,让他们伪装成流氓来袭击上海工人纠察队。因为青帮本就是打家劫舍的强盗出身,所以工人纠察队在青帮的手里走不过三招,后来杨虎又派警察假意为双方调解,缴了工人纠察队的枪不说,直接反将一军将队员们关入大牢之中。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反革命分子到爱国人士的转变

经此一事,蒋介石越发的器重杨虎起来,他将杨虎任命为上海警卫队司令,要他深挖上海的地下共产党人员分布。据数据统计,死在杨虎手中的共产党足足有1000多人,而下落不明的则是有3000多人。

那时候的十里洋场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人间炼狱,杨虎的手中沾满了无数革命志士和百姓的鲜血。这些成功的事迹让杨虎的野心渐渐膨胀起来,他开始不满足于和蒋介石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他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若是没有我杨虎,他蒋介石想要坐到今天这个位置,那是不可能的。”蒋介石得知了杨虎的心思之后便对他愈发的忌惮和提防起来。

蒋介石

蒋介石的人生格言就是“兄弟如衣服,权利如手足”,许崇智这个当年有恩于蒋介石的大哥后来仍然被蒋介石拿下,何况杨虎这样有能力威胁到他地位的悍将。他们二人虽没在明面上撕破脸皮,但是在实际上两个人的嫌隙却是越来越大。

尤其是淞沪会战的失败让杨虎怒不可遏,虽然他曾经在反革命政变中充当急先锋的角色,可是日本侵略者来到中国的土地上践踏国民,杨虎也是十分气愤的。所以他积极主张抗战,可是蒋介石却一直消极退避,不愿与日本人一战。因此杨虎数次忤逆蒋介石的想法,最后没办法,蒋介石只能缴了他的兵权。

失去权力的杨虎就像老虎失去了爪牙,恰逢这时周总理渐渐进入了他的视野。杨虎开始和周总理来往的愈发的密切,他们两个人经常谈天说地,周总理也经常给杨虎说一些党的思想方针以及马列主义的思想,在共产主义的感召之下,杨虎渐渐向我党投诚,并且开始利用自己的手中权力为共产党行方便。

杨虎

但是周总理向他提出:在4·12反革命政变中,你是有过错误的,所以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听到此处的杨虎也十分愧疚,他说:“我当时受的是蒋介石的命令,但是我愿意为共产党做事。”

有了这句保证,周总理心花怒放,杨虎的能力他是知道的。作为一个国民党的高官能够在黑白两道通吃,又在上海混得游刃有余,这就足以说明杨虎本身的能力。于是在解放战争之前,他一直和我党来往密切,并且时常提供军需物资给八路军,周总理也经常和邓颖超女士去杨公馆和杨虎畅谈。

杨虎(左一)

1949年,解放军大军突破了长江天险,那个时候国民党倒台之势已经明朗,杨虎开始深深忧虑起自己的未来。那时候又是周总理来到了他的眼前:“这是你立功赎罪的好时机,在反革命政变的时候,你做了错误的事情,现在你应该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晚年通敌变节的杨虎

周总理所说的“正确的道路”是指,当时的蒋介石在败退台湾之际仍派遣特务秘密刺杀张澜,罗隆基等民主党人,他们虽非共产党可是一直与共产党较好,也是正因为如此,他们手中掌握了大量的客观的国共两党的资料。蒋介石为了避免让这些证据显现在人世间,所以派他的军统来刺杀他们。

1949年被国民党政府软禁在上海虹桥疗养院的张澜(中)、罗隆基(左)

杨虎明白周总理的意思,他知道这是自己唯一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而杨虎的夫人也力劝丈夫:一定要站在共产党这边,蒋介石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于是他终于下决定帮助地下党人一起解救罗隆基和杨澜等民主派人士。

在杨虎的运作下,他把自己的女婿、亲信部下全部发动起来,这两位民主人将被行刑之前,他们被秘密地转移到了杨虎自家的吉普车上,后来风声过去,杨虎将他们送到了我党的办事处。

当蒋介石得知杨虎竟然私自放走了重犯的时候,他重重给了桌子一拳:“娘西皮!马上用3万银元悬赏杨虎!一定要给我拿到他!”被兄弟背叛的滋味,蒋介石算是尝过了,得知杨虎竟然真的敢和他背道而驰,老蒋不惜花重金悬赏杨虎的人命。为了保护这一有功之臣,朱老总将杨虎一家人转移到了北京。

杨虎

虽然曾在反革命政变中做了错误的事情,但是他拯救了杨澜等人也算是大功一件,因此杨虎应周总理之邀参加了新中国的第一次开国大典。我党不但没有计较他之前的胡作非为,反而给了他一个国务院顾问的身份,除此之外,全国政协委员一职也落在了他的头上。

当时杨虎便有些不高兴,他主动找到了周总理:“还应该多给我一些职位,我有能力。”周总理冲他笑了笑说:“我知道你有能力,杨将军,只可惜,之前因为一些负面的影响,我看你还是在幕后比较好。”

周总理的话说得非常诚恳,可是杨虎只当他是在搪塞自己,因此他对国家的安排非常不满意,甚至一直怀恨在心。政治野心逐渐膨胀的杨虎开始任意妄为,他竟然公开地宣称,解放战争若无他的贡献,共产党不可能打赢平津战役。而且他数次在会议上大言不惭地说:党没有给他更高的职位就是因为忌惮他的才华。

杨虎(左)

除此之外,他还秘密和蒋介石媾和。在1958年,当蒋介石向他传达出要反攻大陆的计划时,杨虎竟然还在自己的家里撰写了一份计划书交给了蒋介石。只不过他的做法最终还是暴露了,有关部门开始对杨虎进行隔离审查。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开始的杨虎百般抵赖,他开始历数自己之前的功勋,可当一件件人证、物证摆在他面前的事情,他的脸渐渐煞白。1958年9月,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杨虎的犯罪事实证据确凿,最后对他处以叛国罪。

坐在被告席上的杨虎垂头丧气。或许他在回味自己这一生,一开始投身革命,抱有着最初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可是一念之差加入了反革命的阵营,手上沾满了青年们的鲜血,可是中途他又迷途知返,和我党紧紧地站在了一起,但是在晚年的时候又迷失了自己的立场,竟然通敌叛国。

杨虎

如此立场摇摆,心智不坚定,杨虎的下场是一种必然,但考虑到他当时年纪比较大,所以法院准许杨虎的死刑监外执行。1966年,他在北京医院救治无效去世。在他离世之后,许多熟悉的他的人都对他的一生表示感叹。

本来做一介英豪,能够在革命中大有可为,可是他被政治野心和权力观念支配,任由着欲望的引导而忘记了自己来时的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杨虎走的每一步都是他自己选择的,只是中途的迷途知返似乎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而在最后,他仍然是走向了属于自己的万丈深渊。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