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仲云,荣获两枚一级勋章的清华学子,其妻曾绕道朝鲜北上寻夫

宠球儿 2022-12-05 17:31:01

冯仲云

冯仲云(1908—1968),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享年60岁。

1926年于杭州蕙兰私立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清华大学中共支部书记。

1929年因组织进步集会被驻防北平的晋军阎锡山部逮捕,曾被押至刑场陪绑。

1930年经组织营救出狱后到东北工作,相继任哈尔滨商船学校教员,全满反日总会党团书记,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书记林炯、杨光华),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1936)、省委宣传部部长(书记张兰生、金策),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政治部主任(军长赵尚志,政委缺编),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政学校教育长(校长赵尚志),“抗联”第3路军政委(总指挥李兆麟)兼第6军政治部主任(军长李兆麟,政委缺编)。

一级八一勋章

1940年率“抗联”第3路军余部撤至苏联境内,1942年任苏联红军远东第88独立步兵旅(抗联教导旅)司令部情报科科长兼教员(参谋长缺编,副参谋长崔石泉)。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1945年8月,他随对日宣战的苏联红军回到东北。相继任苏军沈阳卫戍司令部副司令,松江省民主政府主席(省委书记张策)兼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北京图书馆馆长(1952),国务院水利部副部长(1954—1958)、水利电力部副部长(1958—1968)兼华东水利学院院长。

1955年荣获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冯仲云、薛雯夫妇合影

夫人:薛雯(1913—200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享年90岁。

1931年冯仲云把刚刚高中毕业的薛雯由江苏叫到哈尔滨协助其开展工作,在婚后的日子里,他们常常利用孩子的哭声掩盖印刷文件的声音。

1934年秋冯仲云离开哈尔滨到珠河“抗联”工作,薛雯和两个孩子被组织送回了老家。

1946年春,一封辗转了半年多的家书被送到了在苏北工作的薛雯手中。12年了,他还活着……于是,薛雯给领导打报告要北上寻夫。

她先从苏北步行到山东,再由威海上船,到朝鲜上岸后一路向北进入东北解放区……不知道她们夫妻团圆时薛雯会不会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冯仲云、薛雯夫妇与子女合影

冯铉

冯铉(1915—1986),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享年71岁,是冯仲云的堂弟。

1931年到哈尔滨协助冯仲云工作,1933年被少年共产国际派往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

1936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任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新兵营政治处主任。

1940年到延安,任中央社会部第1室主任。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军调处北平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秘书处处长(秘书长李克农),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部长邹大鹏、汪金祥)兼社会部大连情报处处长、中共旅大区委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委联络部天津局局长,中国驻瑞士首任公使(1950),中国驻缅甸大使(1956)、驻瑞士大使(1956),中央调查部副部长(1959),国务院副秘书长(1959—1965),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副秘书长,国家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1972),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1973—1982)。

是中共七大列席代表,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第一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冯铉、李斐仪夫妇在延安

夫人:李斐仪,生卒籍贯不详。

李斐仪(中)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合影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