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代恩平
推开萌芽书店的玻璃门,春寒料峭的风裹着细雨扑面而来,我紧了紧围巾,却在路对过街面开业三年多的粉莲老年社区快餐店时,忽然想起三年前济宁粉连社区的烟火味道。

那时我刚来济宁八号南北街,在附近的南头丁字口路西开业一家书店,囊中羞涩的日子里,粉莲社区成了我的“解忧食堂”。每天一日三餐,狭窄的巷子里蒸腾着热气,煎饼果子的脆响、十多种菜肴汤热气腾腾的、肉夹馍的香气交织成独特的巷井交响曲。
最难忘的是巷口路对过那家粉莲老年社区餐馆,老板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上身穿着火红工装,左右胳膊长袖黑条条搭配各外亮丽,下身穿蓝灰裤,有时一上班系上褪色的蓝围裙。第一次去时,我怯生生地点了碗素面,她却往碗里多添了勺卤蛋,笑着说:“大爷一个人在外,得多吃点。”从那以后,我成了常客。

记得某个加班的雨夜,我又来到小餐厅。店里没什么人,王霞老板一边乘菜,一边和我聊天。她说起自己从农村一小区,济宁附近来打拼的经历,讲起儿子考上中学时的骄傲,还有对粉莲社区的感情:“别看这巷子旧,人情味浓着呢。”
后来,因为书店生意不经气变动,我离开了济宁。不久再回去时,粉莲社区正在改造,一晃,又重济宁,曾经的小餐馆子已经不在了。站在焕然一新的街道上,我突然明白,有些味道,一旦错过,就只能在记忆里回味。

如今,每当我在城市的钢铁森林里穿行,总会想起粉莲社区的那碗面,想起王老板温暖的笑容。那不仅是一顿饭,更是一段镌刻在时光里的温情记忆,永远温暖着我的心。大爷我盛世晚年后半生永难忘……
/,
《窗口的温暖》

白色的墙,红的标志闪耀,
她身着红衣,口罩后的眼含着笑。
玻璃窗口,菜肴满满当当,
每一份,都似生活的美好犒劳。
勺子在菜间穿梭,
盛起的是热乎的温饱。
这一方小天地,
藏着人间烟火的味道。
2,
《食堂里的时光》

暖白的灯光洒落,
食堂里满是生活的烟火。
老人们围坐一桌,
热气腾腾的饭菜,是岁月的慰藉。
红帽、灰帽,不同的颜色,
遮不住脸上相似的平和。
手中的碗筷,传递着
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欢乐。
墙上的标识静静伫立,
似在守护这份宁静的相聚。
这一刻,时光放缓了脚步,
幸福,在每一餐中细细凝聚。
3,
《交流与记录》

红与紫的身影相对,
口罩遮不住专注的眉。
笔尖在纸上轻舞,
记录着生活的琐碎与珍贵。
眼神交汇,似有话语在飞,
关切与询问,在空气中迂回。
这一方小桌,这片刻时光,
是温暖与责任交织的绘。
4,
《门外的身影》

红墙铁门旁,
阳光洒下,映着两人的模样。
黑与红的着装,
似两种色彩的碰撞。
红帽上的心形闪亮,
那是温暖与善意的勋章。
并肩而立,目光前方,
似在守护这一方时光。
背后光秃的枝桠,
在蓝天里默默守望。
这一刻的停留,
是岁月中平凡又珍贵的章。
2025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