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古老国家,历史长达好几千年,总共经历了24个朝代。从最早的夏朝算起,一直到清朝才结束这段漫长的历史。
清朝灭亡以后,虽然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大国家,叫中华民国,但在学术界,大家伙儿一般不把它看作是一个朝代来称呼。
孙中山还没把清朝推翻,正打算建立民国那会儿,其实“中华民国”这个国号就已经定下来了。就是说,民国还没正式亮相,名字就已经有了。之后,民国在连天战火里摇摇晃晃地过了38年,才最终落下帷幕。
民国虽然只有38年光景,但那段时间因为国内问题不断,国外敌人环伺,发生了好多大事情,也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不过,现在大家聊起这段历史,通常不把民国算作中国的一个正式朝代。
民国到底算不算个朝代,这事儿一直以来大家伙儿都意见不一,两边的人都摆出了自己的道理。日子久了,这个争论也有了明确的答案。
【朝代的定义】
后人为了把事儿记得更清楚,就给历史分了分类,起了个名叫“朝代”。这个“朝”字,就像咱们现在说的“现在这时候”。所以,大家经常拿朝代来说不同的历史时间段。
不过,朝代的概念可不是咱们现代人搞出来的。早在古代,人们为了区分不同的历史时段,就已经有了朝代的划分。这种划分啊,不光是看一个政权,有时候还得把几个政权一块儿算上。
说到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魏晋南北朝”那会儿。那时候,可不是一个政权说了算的,有好几个朝代呢,像晋朝啊,还有南北朝里的宋这些。这些所谓的“朝”,其实就是按不同时间段来分的。
不管是现代的还是以前的历史学家,为了把好几千年的历史写清楚,都得给时间分分段。历史上那些朝代,有的活得长,能撑上百年;有的呢,短得可怜,就那么几天就没了。
要是只按政权形式来分,存在时间最长的得数周朝。它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活得最久的朝代之一,足足有790年,这时间可真不短。
那时候,史学家们觉得把事儿都混在一起记不太方便,也为了更好地搞清楚当时的社会状况,就干脆把那段历史从中间切开,分成了东周和西周两部分。
在魏晋南北朝往前数,那时候的人们觉得,只有全国统一后建起来的政权,才有资格叫“朝”,要不是这样,那就只能叫“国”了。
比如说,在秦朝还没把天下都统一起来那会儿,大家管它叫秦国。但等到它一统天下了,对秦国的叫法就变成了秦朝。
说到“朝”这个概念,各路史学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说到底,他们的目标其实都一样,就是想找个更好的法子来区分不同的时间段,好把历史给记下来。
在中国历史上,有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一个朝代还没完蛋呢,另一个新政权就冒出来了。这时候,史学家们给它们起名字,主要还是看那个老朝代。
在新政权还没站稳脚跟那会儿,大家还是习惯用之前的朝代来叫。可一旦新政权把老政权给推翻了,那就得按新建立的这个政权来称呼了。
比如说,在1271年的时候,元朝这个新朝代出现了,但那时候南宋还没完呢,两个朝代就这么并存着。一直过了好些年,到了1276年,南宋这才彻底没了。
说到历史分段,史学家们会看一个时代持续了多久,还有它有啥特色,然后把中国历史大概分成两大块。在这两大块里面,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又有不同的朝代。
从这儿的分界咱们就能瞧出,民国时期关于哪个算朝代的问题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历史学家把中国历史分成两大块,一块是奴隶制时代,另一块就是封建时代。咱们现在聊的这个“朝”,就是封建时代搞出来的东西。
封建社会从秦朝拉开序幕,到清朝画上句号。之后的民国和新中国,都不再用朝代来称呼了。封建社会的标准就是:得有个国号,还得有个老大统一管着,整个国家得统一。
【“民国是朝代”的支持者观点】
聊到有人觉得民国也算个朝代这事儿,他们说啊,民国虽然和咱们传统说的朝代不太一样,但也有那么点儿像。你瞅瞅历史,这说法其实也挺站得住脚的。
首先,民国它有自个儿的名号,那会儿的政权吧,总的来说是稳当的。虽说没达到帝制那套标准,但好歹也满足了俩基本条件。
这些人没有按照老一套的想法来划定朝代,他们给朝代这个概念加了点新东西,觉得不光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才算朝代,近现代也照样可以有自己的王朝。
说起民国那会儿,民国一成立,主要就俩大佬在管事,一边是北洋军阀,另一边呢,是国民政府。北洋军阀那时候,头儿是袁世凯,虽说没挂皇帝的牌子,可实际上跟皇帝没啥两样。
那时候,袁世凯手底下的势力可大了去了,虽然他名义上是个大元帅,但实际上干的活儿,跟皇帝没啥两样。那段时间,正好符合了建立新朝代得具备的三个条件。
袁世凯掌权搞帝制那会儿,大权都攥在他自个儿手里。说到国号这事儿,其实挺容易定下来的。
在清朝还没被推翻,孙中山还在日本檀香山组织会议那会儿,他就已经想好了,等把清朝推翻后,新国家的名字该叫啥。
袁世凯去世后,那阵子确实有点乱,不过好在蒋介石站了出来,很快就把局面给稳住了。虽说国内还有些小打小闹的问题,但大体上的大乱子是没了。
说起蒋介石当权那会儿,他虽说没按老规矩去登基当皇上,可实际上,他就是一个人说了算,跟皇帝也没啥两样。
除了前面说的那些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清朝的统治者其实默认了中华民国的成立,这事儿跟中国历史上说的“改朝换代”是一个意思。
为了证明这个看法,赞同的人搬出了很多古代的例子来说明。就拿大一统这事儿来说,他们觉得,尽管没有真正实现统一,但至少在表面上维持了统一的状态。
就像民国的情况,其实在古代就已经有类似的例子了。比如说南北朝那段混乱日子,那时候好多政权并存,根本就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整个局势就是一团糟,散的很。
要是魏晋南北朝能叫朝,那民国肯定也能叫朝。现在书面语里咱们用民国,主要是因为它本来国号就是民国,后面再多加个朝字,感觉就挺别扭的。
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来看,民国那会儿,虽说没挂上“民国朝”的名头,但实质上它就是一个时代更替的时期,跟朝代换代没啥两样。
说到民国为啥没存在多久这事儿,有人就拿王莽搞的那个新朝来反驳。新朝啊,也就撑了15年,可史学家还是管它叫朝。民国呢,好歹熬了38年,时间上来说,叫它朝,那是一点毛病没有。
【“民国不属于朝”的支持者观点】
那些不赞同将民国称为“朝”的人,他们主要是从几个关键点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的。首先,他们看重“朝代”这个词的定义,觉得民国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其次,他们觉得民国并没有真正完成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再者,他们也考虑了民国存在的时间长短。最后,很关键的一点是,他们认为民国时期并没有出现一个能够一统天下的君主。
经过从不同角度的辨析,支持那个观点的人觉得,民国时期尽管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但它终究只能被叫做民国时代。
反对派看法:他们说民国存在的时间太短,还不够格被叫做一个朝代。虽然这个说法被支持民国是朝代的人反驳过,但在这儿,问题可不只是时间短那么简单。
说白了,这些人觉得民国时期不光时间短,政权也不统一,国家实力还特别弱。跟民国时间差不多长的秦朝可就不一样了,秦朝的功劳和强大那都是大家公认的。
民国总共就那么38年光景,这短短的几十年里,还分成了两段不同的统治时间。先是北洋政府掌权,后来又是蒋介石上台。可这两个掌权的势力,都算不上多强硬。它们既没能扭转中国的社会风气,也没能让中国真正站起来,实现完全独立。
碰到这种乱糟糟的时候,你得想想五代十国那会儿,还有那些厉害朝代的最后关头。可这些时候,都没被叫做朝代,就那么简单地用“时期”给打发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实现了大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民国更像是朝代更替时的一个过渡阶段,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但它还称不上是一个完整的朝代。
说完了前面两点,这些人接着讲了最后一点,那就是“共主”的事儿。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支持者们搬出了周朝这个例子。
周朝那会儿,是个奴隶制的社会。他们搞了个分封制,就是分了很多诸侯国出去。这些诸侯国啊,数量真不少,而且按照分封制的规矩,诸侯们的权力都挺大,各有各的地盘和兵马。
不过由于那时候的规矩,诸侯们都直接听周天子的话,那时候礼乐制度没乱套,所有诸侯都对周天子死心塌地地服从。
这样一来,就满足了朝代存在的最后一个关键要素:公认的领袖。各个诸侯虽然手握大权,但他们全都认可周天子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君主。
看看民国时期那会儿,国家根本没统一起来。政权分裂成两块,蒋介石和袁世凯各有各的小九九,谁也没真心听谁的。他俩表面上客客气气,心里头其实较着劲儿,斗来斗去,好长时间都没消停过。
他们两个根本不想合作,反倒是一个劲地互相拆台,生怕自己被对方比下去。这样的状况,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共同领导,所以说民国作为一个朝代,真的是没啥说服力。
【小结】
说到民国究竟能不能算作一个朝代,我个人觉得不算。你看,民国那会儿,咱们国家确实经历了很多大变动,科技、经济还有好多其他方面都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但这些变化啊,都不是自己内部长出来的,而是外面力量给推动的。
民国时期,说白了就是个挺被动的年代。那时候,咱们被迫从老旧的封建社会,往现代社会挪步。可因为自身一堆毛病没解决,结果就变成了个半新半旧的社会。
它与其说是个朝代,倒不如说是个过渡阶段,既延续了清朝的一些观念和管理方式,也为新中国的政权建立提供了思路。
除了前面说的那些,民国为啥不被叫做朝代,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朝代”这个词,跟当时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东西不太对路。
那时候,大家伙儿都瞧不上儒学,觉得老一套的东西都不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孙中山先生搞起了中华民国,这是个新生的力量,自然是不能再用“朝”这种封建味儿十足的称呼了。
由于学术上的讲究和历史背景,民国它就得叫民国,而不是民朝。但叫啥其实不重要,关键是,那会儿出现的那些英雄豪杰,还有那时候的社会风气,真的很值得我们记住。
还需争论?否定任何时代祖宗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