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开国元帅中谁最能打仗?王宏坤答:徐老头!可惜他缺个好政委

周小瑜 2025-04-26 10:59:28

开国上将王宏坤,他是红四方面军的老兵了。23岁那年,他就当上了红军师长,紧接着第二年,24岁,又升为了红军军长。他呀,是在徐向前元帅手下历练出来的一员大将,特别能打硬仗。

之后,他成为了八路军129师的旅长,并且在晋冀鲁豫军区担任副司令员,长时间在彭德怀和刘伯承两位元帅的领导下参与战斗;接着,他转任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还与四野的领导有过并肩作战的经历。基本上,咱们军队里那些最能打的将领,他都打过交道,也有过深入了解。

有次,王宏坤身边的工作人员好奇地问他:“您觉得,哪位元帅战斗力最强?”王宏坤想都没想,直接回“那肯定是徐元帅嘛!”

说到这个徐老爷子,其实讲的就是徐向前元帅。王宏坤将军呢,是个直肠子,有啥说啥,回答起来那叫一个爽快。

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答复。说实话,以往大家都不太清楚徐向前元帅的军事指挥能力,毕竟因为各种因素,这一点长期以来都没怎么被大家了解到。

以前南京军区的炮兵顾问陈靖老爷子,对红军的军事历史和战斗故事特别有研究。他讲过:“徐帅这个人真的不简单。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了,写他的东西都没写到点子上。他指挥打仗,那是一等一的高手。”

王宏坤聊起徐向前打仗,总结了三条:一是他不怕硬骨头,恶战也敢上;二是他胆子大,小兵对大军,弱势对强势,照打不误;三是他厉害得很,一边训练新兵,一边还能打仗,而且就用这些新兵去打大战,居然还能赢。

谁能像徐老头那样,亲手一批又一批地训练出、锤炼出新部队来?红军那时候、抗战那会儿、还有解放战争期间,他都是从最开始做起的。等部队战斗力强了,成了精兵强将,他就转手交给别人了。

王宏坤提到,徐向前在打仗时非常有魄力,做事雷厉风行,而且考虑得还特别周全,他一个人就把二野两位领导的长处都给包圆了。

想到二野那两位领导默契十足的合作,他不禁为徐向前元帅感到遗憾,直截了当地说:“就是缺了个好搭档配合他。”

徐向前在红军那会儿,政委是陈昌浩,他们俩搭档,有些事儿确实挺让人惋惜的。到了抗日战争,他成了八路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这时候政委换成了朱瑞同志,不过他俩一块儿干的时间不长。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打山西那会儿,徐向前一个人既当兵团司令又当兵团政委,愣是把任务完成了,战绩还特别漂亮。

一名出色的政委,能和司令员配合默契,让整体战斗力远超两人之和;要是配合不好,可能连两人的力量都发挥不出来,反而拖了后腿。

在徐向前的打仗日子里,他碰上过两个人合作却不如一个人的情况,就像西路军那时候他和陈昌浩搭档那样。他也经历过自己既是司令又是政委,一个人顶两个人的活儿,那是在解放山西的时候。但奇怪的是,他从来没碰到过两个人合作能发挥出超过两个人力量的时候,就像林罗、刘邓、粟陈那些搭档那样厉害。

因此,王宏坤的那番感叹确实很有道理。

但话说回来,徐向前依然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战斗成果。王宏坤称赞道:

在解放战争那会儿,真的打了不少漂亮仗,但要说我心里最服气的,还得是徐老头跟阎锡山的那场对决。那边,敌军强得跟铁疙瘩似的,咱们这边呢,力量薄弱得很。可指挥艺术,那真是没得说。打仗这事儿,得看双方的实力对比。徐老头那时候,条件差到极点,手下就四五万游击队,但你猜怎么着?一年后,阎锡山那三十万大军就被他给干掉了,而且咱们的部队还打出了精锐之师,这要换个人,绝对做不到。要是当时能给他更多兵马,让他带上几十万人去干,那结果,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听王宏坤将军一席话,能明显感觉到他对徐帅那是打心底里的敬佩。这不光是王宏坤一个人的想法,很多出身四方面军的名将,都和王宏坤一样,对徐帅的军事才能那是心悦诚服,佩服得不得了:

从1929年6月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他的亲自指挥和带领下,参与战斗和工作。他教会了我们怎么带队伍,怎么打胜仗,让我们在战火中不断磨练,逐渐成长,最后走上了领导的位置。他在我们心里,是最值得尊敬的领导,也是最严厉的师父。

张才千、向守志、刘昌毅、尤太忠几位在《解放军报》上发表言论表示:

徐帅在五十多年的革命岁月里,战场上英勇冲锋,指挥若定,真的是我军里既聪明又勇敢的顶尖将领。

洪学智和胡奇才表示:

徐帅打仗勇猛,立下大功,名气响当当,国内国外都出名,大家都夸他好。

杜义德、郑维山和罗应怀表示:

徐大将军拥有超凡的军事智慧和宏大的气势……这使得红四方面军形成了顽强的战斗风格,打造出诸多以劣势兵力战胜强大对手,人数少却获胜的辉煌战绩。

私下聊天时,徐向前的女儿徐鲁溪好奇地问韩先楚将军:“咱们军队里,谁最能打仗啊?”韩先楚笑着答道:“那肯定是你爸啊!还有……”

程世才的儿子有次也向他爸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将军毫不犹豫地说:“要说最能打仗的,那肯定是徐向前,徐向前绝对数一数二!”

杜义德他们是这样评价的:徐向前让红四方面军练就了一流的打仗本事。

徐向前是四方面军的关键创建人,他不仅亲手组建了这支队伍,还深深影响了它的精神内核。他构建的不仅仅是军队的架构,更是培育了它的内在气质和战斗精神。

王宏坤到了晚年,聊起徐向前和许继慎对四方面军的贡献,他确实也对许继慎的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他着重指出,自己心里头更敬重徐向前。毕竟许继慎的时间不长,要说真正对四方面军起到了关键作用的,还得数徐向前。

将军们的这些夸奖,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们背后都有实实在在的历史事件撑腰。

红军那会儿,红四方面军在多次跟敌人对着干,就是反“围剿”的时候(在鄂豫皖和川陕两地都算上),总共打死了20万2千的敌人。而同一时间,一方面军打死的敌人是10万2千。

你得知道,那时候的一方面军可真是高手如云,10大元帅里头的8个都在那儿(贺龙和徐向前除外)。从这儿你就能瞧出来,徐向前的战功那得是多厉害。要是只说红军那时候的战绩,徐向前绝对是顶呱呱的,没人能比。

抗战刚开始那会儿,徐向前在129师当的是副师长。1938年4月,他带着队伍冲到了冀南。到了1939年,他又接到命令跑到山东去工作。1940年6月,他就从山东回来了,回延安去参加七大会议。那之后,他因为受了重伤,就在后方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和抗大那边继续工作。

总的算来,徐向前在抗战那会儿,真正在前线忙活的时间也就3年左右。这样一来,他的军事本事也没能更多地展现出来。

解放战争那会儿,徐向前又一次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他带着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后的队伍,到了山西那边,居然用6万地方军就把敌军30万给全歼了,这事儿真叫一个厉害。他还一手组建了华北18兵团和临汾旅这样的精锐部队,战斗力杠杠的。

王宏坤回想起,徐向前刚到晋冀鲁豫军区那会儿,一开口就说要打山西。这话一出,好多人都愣住了,连军区副政委薄一波同志也不例外。可打着打着仗,大家伙儿心里头都服了。

“徐向前为啥对打山西那么上心呢?”

王宏坤心里琢磨着,自己给自己解答说:

首先,那时候晋冀鲁豫根据地被敌人四面围困,山西正好挡在我们中间,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牵制和威胁,要是能把山西攻下来,华北地区就连成一片了。再者,他已经很久没有上过战场打仗了。还有就是,他心里有点憋屈,自从西路军那事后,有些人就质疑他的能力,觉得他打仗不行了。

有一次,徐帅跟我随便聊着,他突然冒出一句:“不是有人讲我不行了吗?那我就得露一手给他们瞧瞧。”徐帅平时可不是这种爱炫耀的人,我们听了这话都挺来气的。但他既然决定要打,我是举双手赞成,我坚信他一定能行。

徐向前一路征战,先攻下了运城,紧接着是临汾,然后晋中,最后直捣太原,成功地把山西给解放了。说到晋中那一仗,可真是徐帅军事生涯里的一大亮点。在那场战斗中,他一下子干掉了敌人10万大军,这可是咱们军队头一回,也是近代中国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胜仗。

这样的大动作,没出现在东北、华北、华东这些“热门地带”,反倒是在“山西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上演了。

陈靖老人曾是南京军区炮兵部门的顾问,他亲身经历了晋中战役。那时候,他是在华北部队服役,和徐帅的队伍一起参与了那次大战。

他说,那时候八纵的司令员王新亭上将,看到士兵们实在是太累了,就自己去找徐帅,想跟他说能不能暂时先别进攻,让大家休息一下。那时候徐帅病得很重,连马都骑不上了,只能躺在担架上。王新亭跟徐帅说完情况后,徐帅闭着眼睛,啥也没说,那意思就是不答应。

王新亭回来后,心里盘算着让队伍分开撤,刚准备发令,徐帅就拄着拐棍走进了司令部。

王新亭见徐帅心意已决,立马拿定主意,让队伍再“挺过最后关头”,同时向全军传达:“徐司令亲临前线啦!”这话一出,全军上下精神为之一振,最终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战史里头写着,晋中战役接近尾声那会儿,阎锡山的手下一听到徐向前的名号,立马就乱了阵脚,一个个都投降了。徐向前呢,虽然兵力不占优势,但打起仗来那叫一个势如破竹,跟秋风扫落叶似的,赢得轻轻松松。

陈靖回想起那段日子,不禁感慨道:“那时候,徐向前的队伍里,老的上了年纪,小的还没枪高,武器装备落后得不行。可就是这么一支队伍,打起仗来却总能赢,这全靠指挥得当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