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正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越南总理也有最新指示。很多迹象显示,中国必须上手段了。特朗普与全世界为敌的贸易战注定无法继续下去,所以现在他开始变换手段,核心就是要与其他国家先达成贸易协议,同时以关税为要挟,逼这些国家“选边站”,对中国筑起贸易壁垒。
因为只有这样,特朗普才能堵住所有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渠道。而且特朗普相信,如果他能和其他国家以出卖中国为代价达成关税共识,那么最终自己就可以对中国集中火力,抬高对中国的要价。
最被特朗普看好的是日本和印度,特朗普和自己的得力干将万斯也是亲自出马。先是特朗普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亲自上阵参加了与日本官员的贸易谈判,这一度让日方陷入慌乱。当然,这种做法也是特朗普的一个策略,他就是要利用不对等的地位,压日本代表一头。特朗普的算盘很清楚,如果他能突破日本贸易政策的防线,就可以照方抓药,突破韩国等美国其他盟友和安全伙伴的底线。
不过,虽然特朗普声称谈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日方的表态实际上非常谨慎,日美不仅要在本月底举行第二轮谈判,日本国内对特朗普的强硬做法也有很多不满的声音,石破茂更是表示日本不急于达成协议。这也说明,日本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能拖到美国国内出现更大问题的时候,局势只能对日本更有利。
和特朗普相比,反而是万斯更有斩获。在成为教皇方济各生前最后一个访客以后,万斯又带着自己的印度裔妻子前往新德里,和莫迪举行了会谈。印度实际上早就做好了对美让步的准备,白宫也发表声明,称此次会谈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印已经敲定了一份旨在降低关税的协议路线图。
就在同一天,印度开始对中国下手了,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钢铁产品征收12%的关税。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我们要提防印度通过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对美国立下“投名状”,换取更多来自美国的善待。
除了日、韩、印,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东南亚国家。近些年来,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很多中国企业将产业链迁移到了东南亚,东南亚不仅成了热门的投资目的地,也有潜力发展转口贸易,这也引起了特朗普政府的注意。
目前,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并不想以牺牲对华贸易为代价,换取美国市场。比如,越南总理范明政已经指示越南的谈判团队,越美贸易谈判不应该伤害其他市场。越南在外交政策上奉行“竹式外交”的理念,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在贸易政策上同样如此。
泰国总理佩通坦也在4月22日宣布,推迟泰美贸易谈判。一方面,泰国还需要更多时间准备具有说服力的方案,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推迟谈判的背后恐怕也有观望的成分。
对于目前的贸易形势,我们要有最坏的打算。中美贸易“脱钩”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更坏的结果是美国对其他国家分而治之、逐个击破,最终拼凑一个贸易同盟孤立中国。
当然,想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要论贸易影响力,中国不输美国。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中国现在应该做的,是积极运用自己的经济影响力,摆明立场,软硬兼施。对于盲目追随美国、在关税问题上针对中国的国家,我们绝不能手软,反制措施实际上也可以提醒其他的贸易伙伴,切莫在美国的威逼下做出错误的选择。
印度人感得中美大战,自己可以代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让为中国人快不行了,想出一招印度人可已到,西藏朝圣,耐机把西藏放入自己的口袋,想到美,现在和理想,冰火二重天忘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