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特朗普的两个任期。
从最初双方在高科技与战略产业领域展开竞争,后来争论贸易逆差,现在又互相加征关税,这场摩擦不再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两国综合实力、战略布局和全球影响力的较量。
不过,就在这两天,特朗普对华政策似乎有所缓和,但并不确定这代表贸易战结束,或者只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我们不能把特朗普看成“软柿子”,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特朗普,那就是:“不可沽名学霸王”,意思大概为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为了理解现在的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中美贸易战的本质,这场竞争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逻辑?
特朗普1.0时期的对华贸易战
如果追溯中美的初次交锋,其实可以从奥巴马执政时期说起,那个时候,美国就已经多次对中国发动“双反”、“337”调查。
不过,那个时候中美还处于一个小规模的贸易摩擦,这些领域也都主要在塑料化工机械等产品中。
2017年特朗普正式上任后,就开始疯狂“退群”(退出国际组织),减税、收紧移民等,那么,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他又对我国做了哪些事情?
2018年3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正式打响了中美贸易战的第一枪。
特朗普政府以“301调查”为由,分多轮对约5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国输美商品平均关税升至18%左右。
2018年6月,美国对首轮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随后扩大至2000亿美元,并威胁覆盖全部中国商品,据俄媒报道,特朗普声称通过对华关税为美国获取“数千亿美元”!
在中美贸易中,相信很多人仍记得美国制裁中国的科技企业,华为、中兴等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和零部件,美国商务部更是通过《商业管制清单》加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
为了遏制中国的关键领域发展,美国限制中国获取高端芯片制造设备,导致中国半导体产业短期承压。
在政治上,美国不止一次试探中国台湾省的红线,特朗普政府提升对台军售层级,并推动高层官员访台,严重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大搞“中国行动计划”,要求美国司法部门针对华裔学者和科研人员发起间谍指控,导致中美学术合作受阻,人才交流大幅减少。
可以说,特朗普的政策核心是“美国优先”,旨在通过单边主义重塑全球经贸规则,遏制中国崛起。
面对如此,我国则通过扩大内需、技术自主创新和多元化市场布局降低对美依赖,这就让特朗普本以为能通过种种手段能制裁到中国,但却发现中国不仅没有受到伤害,反而愈加强硬。
而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中国实行贸易战后,美国表面上通过关税政策获得了部分经济收益,但这些收益并未转化为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相反,贸易战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制造业衰退、金融市场动荡以及中美关系恶化等多重负面影响,特朗普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美国在科技封锁和供应链调整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所以说,特朗普的贸易战政策并未实现其预期目标,反而对美国自身造成了深远的损害。
今年,在特朗普2.0时期,特朗普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经济施压、科技封锁、地缘政治竞争及安全围堵等方面。
特朗普2.0时期的对华关税战
在特朗普2.0时期,他依然和第一任期的自己大差不差,不过,这次上任特朗普倒是表现的很极端。
今年上任后,他再次开始退群、收紧移民等,甚至他野心勃勃的将大手伸到了世界各地,先是抢州(加拿大)、再是夺岛(格陵兰岛)、后又是想要收河(巴拿马运河)等等。
而对华,特朗普再次大搞关税,从今年2月的加征10%关税到20%再到54%,随后又飙升至104%、125%、145%的关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直在持续升高。
而特朗普的目的有三,一是想让更多的资金回流美国,二是想遏制中国的技术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三是想让中国在货币金融领域向美国资本开放。
但面对美国的施压,中国没有退缩,而是回应了美国四个字:奉陪到底。
其实,在这次的关税战中,特朗普多次自己打自己的脸,甚至还搞了一套掩耳盗铃的事情,其特朗普大厦里不少物品都是中国制造,为此,特朗普大厦故意用标签遮挡住“MADE IN CHINA”。
今天,央视发布了这样一个内容,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家什么样?美媒画了一幅画》。
看似普通的生活场景,却有一个重要的事实: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里,使用的许多东西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假设所有中国商品突然消失,对美国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这预示着,一旦实行关税政策,美国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冲击,波及美国千家万户。
《纽约时报》指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实物产品都来自中国,这是美国社会消费习惯的真实呈现。
当前局势与未来展望
最近,美国对中国态度有所缓和,与其说是特朗普改变了想法,不如说是美国现如今经济形势不好,迫不得已才这么做。
如果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不降低利率,美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都会面临很大困难,所以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华政策。
但是,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经常变来变去,我们不能轻易相信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他们再次使用老套路。
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美国沟通交流,期望达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但中国绝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外部施压与无理勒索,这是我们一贯的原则和底线。
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既有合作机会,也有竞争,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有责任一起努力,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双方应该想办法找到共同利益,共同应对挑战,这样对大家都好,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让世界经济更加繁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