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小楷“伯希游小五台归示纪游”赠谢国桢书法欣赏

子牛梦 2025-03-04 11:52:51

题记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与谢国桢是师生关系。‌王国维是谢国桢的老师,两人在学术上有深厚的师承关系。谢国桢曾详细描述过王国维在自沉前数日为他书写扇面上的作品,并在自沉当天折返家中将称呼改为“弟”的故事,这显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王国维书法扇面

王国维小楷《伯希游小五台归示纪游》

镜片/尺寸45x12.3cm

材质:泥银扇面

创作时间️:民国(️1924年左右)

收藏:广州梦墨斋

扇面局部6~️1

扇面局部6~2

作品释文

广昌之路通飞狐,长山大谷峻且纡。

箯舆挽上七十里,五台涌出莲花跗。

山中八月百草枯,昨日单衿今复襦。

有泉不冻酾两渠,金源铁板可拓摹。

暝投山寺依昆庐,星斗忽与平时殊。

纤萝不动万籁息,空气浩浩长鲸呿。

北渡桑乾历军都,阶梯上下犹坦途。

出塞入塞十日余,探怀示我千骊珠。

吁嗟先生绝世无,天潢贵胄人楷模。

高名奕奕擅八区,数进忠规摅谠谟。

扶持正直排奸谀,宜登帝廷赞都俞。

宁知爱作山泽癯,鲸鲵跋浪稽讨诛。

宰相非人四海痡,君不必为屈左徙。

吾亦不为折槛朱,迩来白发堕满梳。

壶中有药能扫除,腾身且与庐敖倶。

国桢仁弟雅属

观堂王国维

扇面局部6~3

扇面局部6~4

此诗为伯羲祭酒旧作,是柯劭忞写给伯羲的。伯希即盛昱,字伯羲,友朋文字中多随记为伯希、伯兮等。

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盛昱与徐坊等游小五台山,作《游小五台山诗》八首,即《定兴道中》、《自南滩至王安镇》、《水云乡寄鹿乔笙太守》、《黑石岭》、《四十里峪即飞狐口同徐梧生作》、《煖泉书院》、《小五台即水经注倒刺山也》、《居庸关》,这八首诗均载盛昱《郁华阁遗集》卷二中。

柯劭忞《伯希游小五台归示纪游诗八首以长句题之》即为观盛昱八首诗后题写,载于《蓼园诗钞》卷二第十三页,文字与此钞略有差异。1924年,王国维曾手书此诗2幅分别赠给当时日本驻华使馆副武官竹本多吉,王氏手稿现保存于“爱新美术馆继承会”(在日本广岛县竹原市)。另一幅赠给他的学生谢国桢。这幅扇面小楷是抄在泥银纸上的,“腾身且与卢敖俱”句后为“酒为春寒潋滟斟,昔年宾客昔园林。马行灯火寻常事,触忤东坡感旧心。′′落款为“国桢仁弟雅属,观堂王国维。钤印:王国维″。原作由广州梦墨斋收藏。

扇面局部6~5

扇面局部6~6

这幅‌王国维的小楷书法,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法度严谨,清新自然。其楷书在线条表现上非常饱满,墨色浓重,并且在个别点画上呈现出波折起伏之态,字形方正,表现出干练、利落的感觉‌。这种风格的形成,部分原因在于他对欧阳询楷书特点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

其次,在章法上非常讲究,重视每一个字、每一行字的协调性。他的用笔扎实,点画交代清楚,笔力实而又显得空灵,富有想象力‌。这种严谨的法度和质朴的气质,使得这件书法作品在视觉上既有力度又不失灵动,和谐生姿,雅俗共赏。

此外,从这幅王国维的扇面小楷中,展现出的是一种文人的气象,体现出王国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可以说,他的书法不仅仅是专业的,还很好地融合了时代特点,走出了一条碑帖结合的道路‌。这种文人气质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在专业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阿牛哥)

书法:王国维

审稿:李桂强

责编:文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欢迎转发!

0 阅读:1

子牛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