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的街头堵成停车场,喇叭声此起彼伏,还有“鬼探头”搞偷袭。这种地狱级的路况,一辆无需人类操控的Robotaxi却能精准走位、丝滑穿行,直接把路人看懵——没有司机坐镇,它凭什么这么稳?答案藏在2025上海车展的极狐展台上。
当行业还在为技术升级争论不休时,真正的高手早就走在了前面。北汽新能源就是这样一家敢为人先的企业,旗下极狐品牌更是行业智能化领域的“先行者”:2021年,极狐推出搭载华为前沿技术的量产车问世,打响技术突围第一枪;2024年6月,极狐获得首批L3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资格;同年11月,与小马智行深度合作,以全冗余底盘和第七代技术方案,推动Robotaxi大规模落地。而这一系列布局的“终极形态”——极狐T5 Robotaxi,也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5.2馆迎来首秀。
当别人还在纸上谈兵,极狐已把未来出行开上了路。从技术攻坚到量产落地,极狐T5 Robotaxi的亮相不仅是硬核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意味着其先发布局的技术,即将开花结果。
极狐与小马智行双向奔赴,技术派如何破局?
其实,Robotaxi的落地难度远超想象,它需要在极端天气和各种复杂路况下,实现毫秒级决策,保障全天候安全冗余……这些“地狱级要求”让多数车企望而却步。而极狐与小马智行的合作,却为行业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破局路径:一方提供“钢筋铁骨”,一方贡献“最强大脑”。
作为极狐品牌的“全优生+尖子生”典范,极狐阿尔法T5以全冗余底盘架构为基座,电源、制动、转向系统均配备多重冗余方案,堪称“为L4而生”。不仅如此,阿尔法T5车身抗扭刚度达到47119Nm/deg,甚至超越百万级豪车,再叠加“0醛0苯”健康座舱、宁德时代电池等核心配置,为Robotaxi提供了安全性与舒适性兼具的载体。
小马智行则是Robotaxi赛道的老牌玩家,手握4500万公里实测数据,累积绕地球1000多圈,相当于老司机100辈子的经验累积。双方都是实力派,自然是英雄相惜,极狐拿出阿尔法T5,小马智行拿出第七代车规级L4技术方案,双方共同打造的这辆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行业最高标准的Robotaxi产品。
安全是1,其余是0:9颗激光雷达+20多重层安全冗余,如何定义行业标杆?
判断一辆智能车是否安全,关键要看“眼力”和“脑力”。 “眼力”就是传感器的配置,“脑力”就是软件的算力。
先来说眼力,到底给车辆装什么“眼睛”,行业里有两大门派——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和纯视觉方案,而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搭载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是全天候的“侦察兵”,不管是暴雨倾盆,还是漫天黄沙,都能精准捕捉几百米外的障碍物。摄像头则怕强光、怕尘沙、怕雨雪,一旦天公不作美,探测精度就大打折扣。
雷达是精密设备,不少车企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纯视觉方案。即便是采用激光雷达的车型,一般也就装1-3颗,阿尔法T5 Robotaxi直接装上9颗,就算遇上沙尘暴或特大暴雨,也能清晰看清周围环境。
而激光雷达还不是全部实力,阿尔法T5 Robotaxi共有6类传感器,最远能探测前方650米,在泊车停靠、涉水行驶、意外碰撞等情况下,都能出色应对,路遇消防车等特殊车辆时也能分辨轻重缓急,及时为生命让行。
说完眼力,再来说脑力,软件的算力就好比大脑的反应速度,算力越高思维越敏捷,阿尔法T5 Robotaxi算力可达1016 TOPS,是全球唯一能通过4 Orin-X域控制器实现全无人驾驶Robotaxi的车型,再加上小马智行多年的技术积累,把每一分算力压榨到极致,相较于上一代方案,最新方案达成以往3倍的算力使用效能。可以这样说,阿尔法T5 Robotaxi的“顶级大脑”, 安全性超过人类司机的10倍,是未来3-5年内普及全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稳登行业最高峰,为L4车型的量产铺平了道路。
阿尔法T5 Robotaxi:会“说话”的未来座驾 2025量产在
提到未来科技,许多人就联想到冰冷无情的机器,而阿尔法T5 Robotaxi不仅智商高,情商也时刻在线,主动和周围车辆、行人“打招呼”——这款车搭载专属灯语系统,前挡玻璃下的LED交互屏上,实时显示“运营中”“掉头中”“靠边停车”等状态,堵车时闪灯示意,转弯前提前“比手势”,让科技也“暖”到心坎里!
据了解,首批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预计于今年下半年达到车辆上市运营条件。这意味着,科幻片里满街跑的无方向盘出租车,很快要成为日常。
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极狐T5 Robotaxi的亮相,其意义在于首次将L4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市场。当行业还在纠结“过渡方案”时,极狐的答案很直接:真正的未来,无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