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文在画室免费教孩子们画画。
“金品轩”,瓦房店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茶室,在最近两个月间突然门庭若市。因为这里办起了一个免费的中国传统书画培训班。令人感动的是,其创办人谢宗文,一个1987年出生的年轻人,打动了一批老书画艺术家跟着他一起从事一项带着责任和使命的公益事业。谢宗文直言:“我希望当年自己因为贫困而没能学画的悲剧不再重演。”
“笔墨纸砚都给准备,一次可以学一整天,这样的免费书画培训,确实很令人感动。”年逾六旬的王阿姨打一开班就来学习,每个周三下午、周六、周日几乎都沉浸在金品轩的墨香中。自从今年3月初免费书画培训开班,已经有300多名瓦房店市民像王阿姨一样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小有五六岁的孩子、大有工薪上班族、老有耄耋叟妪。
今年刚满30周岁的谢宗文,从小就酷爱绘画,而且无师自通,随便拿起一支笔,就能将眼前的景物跃然纸上。小学六年级时,他的作品就在全省小学生画展上获一等奖。获奖后,曾有两位专业美术老师去学校挖苗子,还专程跑到谢宗文家拜访,没想到母亲的一句“供不起”破灭了他的梦想。
这个打击对谢宗文是巨大的,以至于影响了他的命运。三年后,完成义务教育的谢宗文主动放弃学业,边画画边赚钱,再也没从家里拿过一分钱,一心想着要自己供自己学画。但生活的现实并未让他得偿所愿。他开过发廊,做过文身师,还加工过钢筋,生存的酸甜苦辣几乎尝了个遍,这时候他才发现虽然赚了钱但却没时间拜师学画,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孤独地拿着画笔恣意宣泄心中的绘画梦。
直到2013年,谢宗文开了装裱店,才开始与书画艺术重新结缘,他给不少知名的书画家装裱作品,向艺术家们学习,书法水平和绘画技能日益见长,对传统书画文化的研究也日渐深厚。他说: “凡来金品轩学画的人,要先从毛笔书法学起,这是学画的基础。因为毛笔的篆隶楷行草五体和神能妙逸佳五品,与绘画有不可割裂的联系。”这个见识现已成为金品轩对学员的入门启蒙。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当谢宗文终于可以随心所欲舒展绘画才华之时,他没有忘记十几年前自己经历的痛苦。2015年,他成立了文画苑书画协会,凝聚了一批热衷于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人士,每年举办近百场展览,并一直在酝酿筹办免费的书画培训班。去年,协会副会长王敬为了帮助谢宗文实现夙愿,腾出金品轩茶室200平方米的面积作为画室,还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永发,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刘广圣、姜学勤、丁乐民、赵希海等人参与义务教学,金品轩画室成了很多人实现书画梦想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今后,金品轩还要健全琴棋书画免费培训功能,并要通过义务讲座等方式,开展茶道知识、保健知识、养生知识的传播,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