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放出的关税豁免政策,乍看像是给中企松绑,但仔细扒开细则就会发现,这碗饭里掺的沙子比米还多。
这次豁免的核心是“只认美国货”——只有产品里用的美国技术和零件能免关税,而且还得满足美国成分占20%以上的硬指标。这就好比去超市买打折商品,结果发现优惠券只能用来买特定牌子的酱油,还得凑够购物车20%的金额才给用。对于智能手机、笔记本这些万国牌电子产品来说,这条件实在苛刻。
拿大家熟悉的苹果手机来说,就算在中国组装生产,只要用上美国进口的芯片,美国就只对这部分零件免关税。但现实是,一部手机里国产零件占大头,屏幕、电池、外壳这些关键部件基本来自国内供应链。结果就是:美国零件省下的那点关税,远抵不过其他零件125%的高额关税。更别提中国对进口美国零件同样收着125%的对等关税,企业两头都要挨刀。

同花顺人气第一
说直白点,这就像菜市场里卖鱼的摊主宣布:“带鱼头来的顾客可以免鱼头钱,但鱼身子要加价三倍”。对企业来说,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算法根本填不平成本窟窿。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工业富联这些果链大厂,生产线早就深度本土化,美国零件的使用比例可能连达标线都够不着,实际能享受的优惠自然少得可怜。

同花顺人气榜第二
不过资本市场的反应倒是很现实。眼下市场情绪高涨,热搜榜霸屏,周一相关股票大概率会借势高开。不排除拉高出货,毕竟新政的实际利好有限,等投资者冷静下来细算账,股价难免要回归基本面。这时候要是盲目追高,很可能成为大资金拉高出货的接盘侠。
说到底,它们这招更像是政治作秀,既要摆出缓和姿态,又不愿让中企真正得实惠。对于在关税战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中国制造来说,这种挤牙膏式的让步,远不如修炼内功来得实在。与其指望别人的施舍,不如继续深耕技术升级和供应链优化,这才是对抗贸易壁垒的硬道理。
非美技术一律按145%征收关税,果链哪来的沸腾?
老美说半导体一两个月会重点关税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