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绍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将民主与治理结合起来,紧盯群众需求、强化多元共治,进一步通过“有事好商量”的协商民主实践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学习时报》)
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推动社会发展,将民主与治理有机融合十分关键。而通过 “有事好商量” 的协商民主实践,紧盯群众需求、强化多元共治,无疑是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重要路径。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过去,一些基层治理决策由于缺乏充分的群众参与,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部分社区没有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就决定改造方案,结果居民对改造效果不满意,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就凸显出,只有将民主融入治理,才能让决策更科学、更符合民意。
“有事好商量” 的协商民主,核心在于充分倾听群众声音。群众是基层的主人,他们最了解身边的问题和需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少地方就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村里要发展产业,不是干部拍板决定,而是召集村民代表、致富能手等一起商量。大家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等因素,共同探讨适合的产业项目。这种基于群众需求的决策,极大提高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产业发展也更具活力。
强化多元共治,则是让更多主体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除了政府、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都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一些物业企业与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共同协商,解决小区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社会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多元主体各展所长,形成强大合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协商民主实践,还能提升群众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当群众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建议被采纳,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基层事务中。在一些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协商议事,不仅学会了如何表达诉求,还懂得了如何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民主素养不断提升。这种民主意识的觉醒,又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朝着更加民主、高效的方向发展。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通过 “有事好商量” 的协商民主实践,我们能把群众凝聚起来,让多元主体协同发力。未来,持续推进民主与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深化协商民主实践,基层治理必将释放出更大活力,为社会的稳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让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作者单位:梓潼县文昌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