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14日上午,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现场,就目前中美贸易局势做出交底回应,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秉承相互尊重的理念,用对话解决分歧。

此前中方进行的贸易反击或将一举截断美方后路,而美方此时想要祸水东引,称此次反击或将波及日本。
中方会怎样应对美方此次显而易见的构陷呢?海关总署的发言究竟有何深意呢?这场贸易战将会如何发展呢?
限制出口为了回应美方对中方实行的单边课征关税策略,中方也进行了相关的回击,不仅提高了美方进口产品的关税,而且将几家美方企业列入中方出口管制名单,并且限制稀土资源出口,以及减少美国相关产品的进口。

虽然在美方宣布将关税累计达145%时,中方相关商务部负责人表示不会在跟随美方玩这些无聊的“关税数字游戏”,但是并没撤销美方相关产品的进口管制。
首先就是对美方农副产品的进口限制,这对于中方来说属于无伤大雅的问题,因为世界上可以进口农副产品的国家不止美国一个,但是对美方来说,虽然也有别的出口市场,但是需求都没有中方市场来的稳定而且量大,所以失去中方的市场,对美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而且这个农副产品出口的问题,不仅仅关乎美国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大部分还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倘使特朗普对他们的损失视若无睹,那迎接特朗普的将会是支持率的下滑。
但是像特朗普这样“油尖水滑”的大资本家,对他们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又怎么会自掏腰包来为别人承担损耗呢?所以目前特朗普的局面非常的被动。

此前美国大豆协会就公然喊话特朗普,督促其尽快解决关税问题,不然就要举家搬迁到中国国内,而且美国国内也曾因为关税问题爆发过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想以此来胁迫特朗普转变关税政策。
与此同时,中方还限制了稀土资源的出口,这无疑给了美国军工产业敲响了警钟,稀土作为现代军工产业的关键原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拥有全球48%的稀土资源储量,但产量却占全球近70%,并且中国稀土冶炼和分离技术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2020~2023年间,美国从中国进口稀土产量占总进口产量的70%,从F-35战斗机到导弹,再到F-47战斗机,都离不开稀土的支持,中方对于稀土资源的管制,直接拿捏住了美方的七寸。
在这样的环境下,美方想要重新拿到中国稀土,需要付出之前几倍的成本,或者是走非法的渠道,这将带给美国军工企业难以估量的打击,增加美方军工产品生产的成本和不稳定性。
而且稀土资源这一关键领域,美方几乎没有任何替代的方案,中方这一招釜底抽薪,或将直接截断美方后路。
中方态度4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中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

此后,王令浚用中美贸易的数据作为支撑,指出,在今年一季度,在美国政府不顾忌经济市场规律的情况下,中美双边贸易仍然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口规模1.11万亿元,增长4%。
这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时,中美贸易呈现相互交融的态势,美方以“国家安全”“贸易逆差”为由,一味砌高贸易保护壁垒,但是也难以逆转经济发展潮流。
王令浚严厉控诉了美方课征重税的行径,称其“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劝其经济秩序稳定”一下子用了3个“严重”,表明了中方对美方这种脱钩断链行为的不齿。

中方一向是主张采用对话解决冲突,不提倡美方“零和博弈思维”,希望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实现互利共赢,在谋求本国经济发展发展的同时,尊重他国合理关切。
3月22日,我国王毅外长访问日本,据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广涛表示:“中日双方在深化各领域合作的大方向上没有根本性分歧,对于推进经贸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的总体目标也已经形成共识。”

在中美关税贸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了缓和美方关税压制带来的冲击,或将可以在亚太地区开展新的合作,来应对美方的不稳定性,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和特朗普接下来将会怎么样。
为了胁迫中方恢复稀土资源出口,美方媒体公开表示:“中国暂停部分稀土资源出口会对美国造成严重影响,日本和德国也要被波及”本来是中美贸易之间的反制裁措施,美方却将祸水东引,将德国和日本也拉进战场,真是好一招险棋。
这显然是觉得自己向中方叫嚣力量不足,于是就想挑拨中国与德日两国的关系,拉拢德日两国,最后以舆论力量胁迫中方妥协,对此,中方早就表明了立场,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准则。
信息来源:
环球网丨海关总署针对中美贸易局势最新回应
2025-04-14 11:34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