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从境外(中国香港)返回马尼拉国际机场时,被菲律宾警方拘留。据菲律宾总统府声明,此次行动基于国际刑事法院(ICC)发出的逮捕令,指控其任内发起的“禁毒战争”涉嫌反人类罪。国际刑警组织此前已对杜特尔特发出红色通缉令,而菲律宾警方在收到逮捕令副本后,迅速执行。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已于2019年正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因此这一逮捕的合法性在菲国内引发争议。

新京报报道截图
那么,这位菲律宾前总统为何在下台仅几年就被捕呢?
原因在于,杜特尔特在2016年至2022年担任总统期间,以铁腕手段打击毒品犯罪,发起“禁毒战争”。据国际组织统计,行动导致数千人死亡,其中包含大量法外处决案件,引发国际社会对人权问题的强烈批评。尽管杜特尔特坚称此举是为了“保护国家”,但国际刑事法院自2020年起便对其展开调查,并于2025年正式签发逮捕令。这一行动不仅成为其政治遗产的污点,也为当前的法律危机埋下伏笔。因此可以看出来,目前杜特尔特身上背的罪名还是非常大的。
3月11日,环球网报道,杜特尔特在香港否认国际刑事法院指控,并表示:如被捕入狱,我也无计可施。

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虽具国际法效力,但菲律宾的退出,使其管辖权存在争议。菲总统府声明称“配合执行”逮捕令,但部分法律专家认为,菲政府并无义务遵从已退出的国际法院裁决。此外,杜特尔特的支持者指责此举是“西方势力干预菲内政”,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迟来的正义”。这场法律争议的核心,实则是国内政治力量与国际人权机制的交锋。但很显然,杜特尔特是被现任菲总统“卖”了。
因此,在明知返回国内,可能就被捕,他还是敢返回国内,确实勇气可嘉。或者说不愿做丧家之犬,宁愿坦然面对;又或者说早已有了应对?回国可能面临被捕,但他有解决之道?

而其在被捕前,杜特尔特曾于3月7日抵达香港,参加侨民集会并与女儿、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共同露面。尽管香港行程被标注为“私人度假”,但其选择返菲而非寻求庇护,可能出于多重考量。
首先,杜特尔特家族在菲政坛仍具影响力,其女莎拉现任副总统,回国或为争取国内支持、避免被定性为“逃犯”,毕竟如果一去不返,支持他的人可能会失望,而反对他的人则会很高兴,就更抓住他的把柄了;杜特尔特任内推动中菲关系缓和,与中国保持密切合作,但香港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难以直接介入菲律宾司法事务,况且我国的政策,一向是不干涉别国内政;杜特尔特此前公开表示“已做好被捕准备”,显示其应该是试图以“强硬姿态”维护政治形象。
因此,他毅然决然选择返回菲律宾,既是为他自己,也是为他家族,更是为他女儿。

菲律宾
虽然杜特尔特现在是菲律宾前总统,但杜特尔特家族掌控菲南部达沃市长达数十年,其女莎拉作为副总统,仍是2028年总统选举的热门人选,因此,他的视势力是不容小觑的。而此次事件,可能激化支持者情绪,巩固其“强人政治”基本盘;还有,菲国内法律团队可能以“退出ICC的合法性”和“主权豁免”为由提出抗辩,同时推动舆论将案件定性为“政治迫害”,这就让对手很难受了,是与不是都难逃嫌疑。
而站在杜特尔特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如果没办法洗去国际法庭对他的指控,这么大的罪名,就算不判其极刑,估计下半辈子也得在牢狱里过了。
因此,杜特尔特被捕,不仅考验菲律宾司法独立性,也可能重塑其家族政治命运。若案件进入长期审理阶段,或将加剧菲国内亲杜派与改革派的矛盾。此外,国际社会对“禁毒战争”的追责态度,可能影响其他国家与菲律宾的外交互动。未来走向需观察菲政府是否坚持执行ICC裁决,以及杜特尔特阵营能否动员足够政治力量扭转局面。
(本文综合自新华社、法新社、凤凰网新京报、环球网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