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大动作?这次的目的地是非洲!当着全球的面,解放军秀出肌肉

兵味儿 2025-04-26 15:33:42

据央视新闻消息,在美军持续空袭也门胡塞武装以及与伊朗紧张关系升温之际,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下令将“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调往中东,从而使美军在该地区的航母战斗群数量增至2个。美放声称,正在美军中央司令部任务区的“哈里·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将继续在该地区停留,目前在亚太地区活动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将前往与其汇合。同时,美军将把“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调往西太平洋填补空白。美军还将向中东调遣更多战机中队及其他空中力量增强空中支援能力。

此前在红海区域,美国海军与也门胡塞武装打了个平手。美国计划在红海区域部署“杜鲁门”号和“卡尔·文森”号两个航母打击群,显然是针对也门胡塞武装谋划上百架舰载机规模的空袭。美国“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并没有压制住也门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攻击。胡塞武装发射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虽然没有直接命中美国航母,但“杜鲁门”号也不得不派出更多的超级大黄蜂舰载机,配合宙斯盾战舰去拦截空中来袭目标。“卡尔·文森”号进入红海之后,进攻和防御能力大幅度提升。

“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资料图)

核动力航母凭借其无限的续航能力,仅需依靠补给舰来补充其他物资,便可轻松部署数月之久。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派遣了6艘航母,在短短一至两个月内,共起飞约1.8万次舰载机任务。此等火力强度,几乎媲美至少三个中等规模国家的空军总和。即便在双航母的组合下,其打击潜能也足以匹敌一个装备300架战斗机的中等国家空军。然而,如此“庞大”的军事部署,竟未能彻底根除胡塞武装,问题的根源何在?实则非美国实力不济,亦非胡塞武装的抗击打能力超乎想象,而是“不对称战争”本质使然。

胡塞武装的 “不对称杀手锏” 堪称现代战争经济学典范:其主力装备伊朗制“小摩托”无人机单价仅2000美元,搭配改装的苏制反舰导弹(单枚成本约10万美元),而美军每次拦截需消耗150万美元的“标准 - 6”导弹。据美国海军学院数据,2024 年第一季度美军在红海累计发射超 200 枚防空导弹,拦截成本已达胡塞攻击成本的 80 倍。这种 “以量换耗” 战术正逐步掏空美军弹药库存,暴露其 “打不起持久战” 的致命短板。

美国航母战斗群(资料图)

“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已经离开母港,按计划部署到西太平洋。“这可能是这艘美国现役历史最悠久的航母的最后一次部署”。报道强调称,“尼米兹”号早应该在数年前退役,但由于美国可用航母的捉襟见肘,不得不多次延长服役时间。2024年11月,该航母接受美国海军审查后被认定为“符合适航和战备标准”,允许它继续服役,这也意味着“尼米兹”号的服役时间超过了原计划的50年最长使用寿命。美国海军将老态龙钟的“尼米兹”号抽调到西太平洋“威慑中国”,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据央广网报道称,根据中国和埃及军队共识,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将派分队赴埃及举行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这是中埃两军首次组织联训,对推动两军务实合作、增进两军友谊互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资料图)

中国空军派遣数架歼-10C/S战斗机、运-20运输机若干、空警-500预警机及运油-20加油机,编组成“远征部队”,横贯亚欧大陆,自中国西部启程,穿越中亚与中东地区,最终在埃及南部的空军基地着陆。依据公开资料分析,有网友猜测我方战机在转移途中,疑似与在红海区域活动的美军“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擦肩而过”。这并非简单的“访问互动”,而是一场集政治、军事、外交等多维度于一体的重大行动。此次行动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空军展现出的横跨大陆的远程兵力快速部署实力。

当下加沙地带的冲突余波未平,红海航运危机仍在持续,苏丹内部武装冲突的火焰尚未熄灭,地区大国间的博弈暗流涌动。这里是全球能源供应和重要海运通道(苏伊士运河)的关键节点,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牵动全球经济和安全神经。正是在这样的敏感时刻,中国空军的先进机群出现在埃及,距离苏伊士运河仅咫尺之遥。这并非要卷入地区冲突,而更像是一种战略姿态的展现,中国关注该地区的稳定,也具备在必要时维护自身海外利益(比如能源航线、公民和机构安全)的潜力。

1 阅读:18

兵味儿

简介:有深度,有思想的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