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青岛幼师高专”)以12.71亿元的年度经费预算位居山东省高职院校榜首,甚至超过不少本科院校。这所成立仅5年的高职院校,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惊人的财政增长?

2016年,青岛市政府启动新校建设,选址胶州上合示范区核心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2019年,一期工程(7.08亿元投资)完工,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等核心设施。
2020年3月,学校正式获批设立,同年10月首批学生入学,初期仅设5个专业(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
2021年新增7个专业(如商务英语、首饰设计等),在校生增至2600人。2023年三期工程开工,计划2025年竣工,届时办学规模将从6000人扩容至12000人。2024年预算激增11亿元,主要源于三期工程专项债券资金。

为何一所刚成立5年的高职院校,经费如此之高呢?超过山东工商学院、济宁学院等省内本科院校。
第一点就是政策红利:职教改革+地方财政倾斜,国家将职业教育定位为“类型教育”,山东省要求2025年青岛高职院校达12所,配套资金优先支持重点院校。该校实行“省市共管、以青岛为主”的体制,直接获得市级财政专项拨款。
第二点就是基建扩张:三期工程的巨额投入。总建设经费12.9亿元,其中三期工程(2023-2025年)占主要部分。2024年预算增加11亿元,其中10亿元为政府性基金拨款,用于三期建设。

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为青岛市幼儿园输送师资占新增教师总数的45%,推动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6%,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承担乡村教师培训、社区早教等项目,年服务基层教师560余人次,助力青岛市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
青岛幼师高专的崛起,是政策支持、基建驱动、产业对接、管理创新的综合结果。其经验表明,高职院校完全可以通过精准定位、资源整合实现超常规发展。未来,随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此类“高职超本科”的财政现象或将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