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高校新格局:九校进入百强,为何深理工逆袭,广工掉队?

学校的那些 2025-04-30 03:30:47

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的发布,再次将广东高校推至聚光灯下。此次排名中,广东共有9所高校进入全国百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传统强校稳居前列,而深圳理工大学(深理工)首次跻身全国百强,成为最大“黑马”。

而广东工业大学(第105位)、广州大学(第119位)等传统强校排名下滑。

中山大学(第13位)、华南理工大学(第25位)、暨南大学(第44位)等凭借学科积淀与科研实力,持续领跑。中山大学在医学、海洋科学领域形成绝对优势,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省半数以上;华南理工则以工科见长,黄埔校区的新工科布局加速推进。

南方科技大学(第56位)、深圳大学(第87位)与深理工(第79位)构成“深圳三剑客”。南科大依托光明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聚焦人工智能与量子科技;深大则凭借产业资源,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等学科跻身全国前10%。

深理工的快速上位尤为引人注目,其建校仅7年,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学科领域形成特色。

汕头大学(第149位)、广东医科大学(第338位)等地方院校排名普遍在200名外,凸显区域高教资源失衡。尽管汕头大学依托李嘉诚基金会持续投入,但学科覆盖面窄制约发展;湛江、粤东高校则受限于科研平台薄弱与高端人才匮乏。

广东工业大学2025年排名跌至第105位,与其“冲一流”目标形成落差。尽管学校提出“攀撑计划”并强化有组织科研,但过度依赖传统工科(如机械、材料),在新兴领域如生物医药、新能源布局滞后。

广州大学在土木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优势学科面临华工、中大的挤压,交叉创新平台尚未形成突破。对比深理工90%的博士师资,广大高层次人才占比不足50%,博士后“蓄水池”计划进展缓慢。

2025年广东高校排名的洗牌,实质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势能在教育领域的投射。当深理工用“中科院基因+深圳速度”改写游戏规则,传统强校更需要以 ​“颠覆性创新”突破路径依赖​​ 。而广工、广大的暂时掉队,则警示传统高校需以更大魄力拥抱变革。

1 阅读:1288
评论列表
  • 2025-04-30 06:08

    乱排名

  • 2025-04-30 07:20

    能上深大的工科谁选暨南和华师,我朋友小孩宁愿读深大的国际班都没选华师

    用户23xxx44 回复:
    深大?还不如选港大
  • 2025-04-30 18:24

    深大进步太慢,整整40年还达不到985,哪里出了问题

  • 2025-04-30 23:56

    深圳技术大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