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华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民营企业的领头羊,华为虽然没有上市,却常年排在第一位。若不是因为被断供和封锁,华为或许还将继续蝉联民营企业的榜首位置。
因为去年的营收数据大跌,华为没能保住民营企业的榜首位置,但在很多人心里,华为仍然是那个第一名。作为世界顶尖的通讯供应商,华为的业务广泛,横跨多个领域,数据和实力都是一流,并且就算被“特殊照顾”,也依然坚挺。他的成功秘诀到底是什么?
又是第一
12月5日,我国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的《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报告》。这一报告显示了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情况。
数据显示,2021年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名分别是华为(7630件)、腾讯(4537件)、OPPO(4196件)、VIVO(2916件)、格力(2574件)、小米(1415件)、联想(1241件)、比亚迪(1056件)、百度(1036件)和方太(862件)。
可以看得出来,华为以绝对性的优势位于第一梯队,甩开第二梯队的腾讯和OPPO一大截。这其实是在预料之中,华为长期以技术强出名,尤其是通讯技术,更是世界顶尖。华为在去年所授权的专利中,也多以通讯领域为主。比如说数据交换网络、传输路径多次使用、调制载波系统等。
强大的专利基础筑成了华为作为行业老大的护城河,长期不断地专利输出能力则是华为长盛不衰的成功秘诀。
变化已经出现,自主成为共识
除了华为继续保持着优势之外,不少民营企业也开启了“加速模式”。数据显示,前十民营企业中,除了联想近三年的专利授权量平均增长率为﹣12.61外,其他九家都呈现较高的增长率。VIVO和腾讯更是以47.21%和46.45%的增长率快速冲榜。
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能否持续不断地开发新技术,保持技术专利优势,是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尤其是近些年,海外企业加大技术封锁力度,欲紧紧关闭通往高端制造业的大门,更是进一步促使企业向技术自主转型。
但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是挨打了才会立正。如果不是前几年,海外技术和设备垄断突然加大力度,国内企业大概率也很难产生危机意识,将资源倾斜到研发上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前十名中,以智能手机厂商居多。
乐观点来说,国内企业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自主也已经成为共识。
华为的大局观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华为的大局观。因为他并不是立正了才挨打,而是一开始就站得笔直。众所周知,华为在近十年以来,每年至少都会拿出营收的百分之十用于研发,总研发投入更是达到了8450亿元。如果算上今年,那么华为十年研发投入有望突破万亿大关!
余承东曾透露,2021年华为的整体研发投入高达174.6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位居第二,仅次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的225.7亿欧元。
也正是因为长期在研发上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华为才能够在围追堵截下成功突破黑障区。不得不说,正是华为的大局观,拯救了华为。
靠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