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窖1573+泸州老窖”、“国缘+今世缘”、“舍得+沱牌”、“金沙+摘要”、“衡水老白干+十八酒坊”等成功双品牌案例外,今年春糖期间,行业多家酒企先后密集发布、升级双品牌战略。
据名酒观察了解,3月的春糖,全兴、习酒、汾阳王、水井坊等多家酒企都披露自己的双品牌战略。
近年来,白酒行业面临深度调整与新的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诸多机遇,市场存在消费降级与消费升级的机会,就看酒企如何抓住。
有业内人士表示,全兴、习酒、汾阳王、水井坊等酒企之所以推出双品牌战略,关键在于可以通过细分市场、细化产品来应对需求的变化,以进一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01
四大酒企
涌入双品牌赛道
从全兴来看,其双品牌为“国兴与全兴和润”。

3月22日,在第16届中国酒业顶级思想峰会现场,全兴酒业重磅发布“国兴”“全兴和润”两大战略新品牌。
其中,锚定高端宴请场景的超高端产品国兴,下设三大单品:国兴、国兴2035、国兴2050;聚焦中高端宴饮市场的全兴和润上新了全兴和润·年份20、全兴和润·年份30。
从习酒来看,其双品牌为“习酒+知交酒”。

3月23日,在2025年知交酒品牌发布会上,习酒正式对外发布双品牌战略“习酒+知交酒”。
按照规划,未来习酒品牌将持续深耕中高端酱香赛道,坚守君子品格的品牌哲学;知交酒品牌将聚焦“友趣生活倡导者”的定位,聚焦当代年轻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从汾阳王酒业来看,其双品牌为“汾阳王+华樽清”。

3月23日,2025汾阳王品牌战略研讨会暨华樽清酒大师品评会在汾阳王酒体验中心成都店召开,汾阳王酒业聚焦大众清香的子品牌“华樽清”迎来行业首秀。
在双品牌战略下,汾阳王向上生长,华樽清向下扎根,汾阳王持续向高向优,华樽清扩容培育塔基消费者,使其二者实现市场的正循环:双品牌,正和交互发展;多层次,满足个性需求。
从水井坊来看,其双品牌为“水井坊+第一坊”。

3月24日,水井坊在成都召开战略发布大会,水井坊表示,未来将以不同价格带的产品、品牌定位体验来满足不同消费者两大差异化场景的用酒需求,形成“水井坊”+“第一坊”的品牌体系。
主品牌“水井坊”:锚定300-800元次高端市场,主打“喝美酒庆美事”的情感场景,覆盖宴席、节庆等大众消费。凭借臻酿八号、井台等明星单品(贡献80%以上营收),进一步强化文化符号营销,如龙舟、天坛等IP活化;
超高端“第一坊”:定位800元以上价格带,以“博物馆级老酒”为核心卖点,主攻圈层礼赠与深度社交场景。其稀缺性体现在十年以上基酒储备与限量发售策略,旨在激活“中国白酒第一坊”的历史资产。
02
名酒战略性工具
双品牌的深层逻辑
今年春糖,对于全兴、习酒、汾阳王、水井坊等众多酒企而言,何以纷纷布局双品牌赛道?
对此,名酒观察特约专家、传才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传才谈及以下三点:
第一,酒企双品牌乃至于多品牌早已经是“格局性”特点。几乎所有的中国名酒均实现了多品牌/多价值/多价格带布局,包括贵州茅台酒暨茅台酱香酒系列,宜宾五粮液暨五粮浓香系列,汾酒也裂变为国藏汾/青花汾/老白汾等,洋河/双沟/贵酒更是多母品牌战略,郎酒结构化裂变为青花郎/红花郎/顺品郎/红运郎等多品牌,古井贡酒也裂变为老名酒古井贡酒与新品牌年份原浆等。因此,双品牌/多品牌早已经成为一线名酒最重要的战略性工具。
第二,全兴/习酒/水井坊新一轮品牌裂变与双品牌多品牌战略开启了名酒新一轮扩张序幕。原来,全兴与水井坊是一个企业两大品牌,后因政策性因素独立成两大名酒企业,两大品牌均存在打造第二增长级战略需要,其中,全兴需要“结构化”/“高端化”/“超级单品”,国兴品牌满足了全兴高端布局需要。水井坊则需要保留自身在超高端/高端市场影响力,水井坊/第一坊有利于形成稳定高端架构。至于贵州习酒,其围绕细分市场的“知交”品牌则满足了公司打造大众级社交品牌需要,正方此时。
第三,当前,白酒消费进入3.0时代,新一轮名酒品牌结构性/双品牌能否获得良好的市场成长?考验各大名酒企业运营能力与市场培育。
此外,也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酒企之所以纷纷推出双品牌战略,核心是当前行业处于下行期,多数酒企都面临增长的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酒企通常会多开品牌,多回款。并且行业每次调整期都有如此操作,贴牌变多的同时,品牌也增多。未来,待行业趋势逐渐回暖时,酒企或许会回归主品牌,回归单一大单品。
事实上,在名酒观察看来,在当前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与消费分化的双重压力下,酒企的“双品牌战略”本质上是一场“不进则退”的生存抉择——要么向上突破高端化抢占价值高地,要么向下锚定差异化切割细分市场。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双品牌或将成为更多酒企突围的核心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