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空中利刃:武直-10,从“空中出租车”到“树梢杀手”

小马拉车市 2025-04-27 17:04:13

武直-10直升机就像中国陆军的“空中菜刀”,专切坦克装甲车这种“硬骨头”。作为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它不仅填补了我军低空火力支援的空白,还让陆军航空兵从“空中出租车”升级为“树梢杀手”。

铁匠铺里打出的空中利刃

从1992年立项到2009年服役,这台5吨级的中型直升机扛过发动机卡脖子、技术封锁等难关,硬是在美俄垄断的武装直升机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陆航部队还靠着直-9改装的“临时工”直升机凑数,遇到装甲集群只能干瞪眼。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阿帕奇直升机砍瓜切菜般收拾伊拉克坦克的场景,让解放军急得直拍大腿。

1992年立项的武直-10,最初连发动机都得靠加拿大普惠公司支援,结果被西方禁运卡脖子,逼得国产涡轴-9发动机提前上岗——虽然初期功率只有985千瓦,连机炮都得从30毫米缩水到23毫米,但好歹能飞起来打导弹了。

设计师们为了减重,把复合材料用到极致,机身一半以上都是碳纤维和玻璃纤维,连油箱底部都搞出能扛坠毁的“铁布衫”技术,硬是把空重压到5.5吨。

这架14米长的直升机,短翼下能挂16枚反坦克导弹,相当于给每个飞行员发8把“飞刀”。红箭-10导弹能打10公里,导引头能记住目标15秒,哪怕目标躲进烟雾也能追着砍。

要对付直升机空战,还能挂天燕-90导弹——这玩意儿专打旋翼,一发射对方直升机就变“秃头鸡”。最绝的是后勤保障,去年演习时被拍到在滩头现场装弹,地勤小哥推着小车加导弹,活像给武直-10送“外卖”。

武直-10的战术运用

陆军第83集团军的汤军副参谋长,带着飞行员们开发出“汤氏套餐”:1分钟内从6公里冲到1.5公里,导弹、火箭弹、机炮三连击,600多个操作动作行云流水。

这套战法让武直-10变成会飞的“组合拳”,去年朱日和演练时,9架武直-10编队贴着地面突袭,把假想敌的装甲部队揍得直喊“裁判作弊”。

现在的武直-10还能玩“空中叠罗汉”,运输机群突击时它在前面开道,两栖登陆时它负责拆碉堡,甚至给075两栖舰当“带刀护卫”。

早期的涡轴-9发动机被军迷吐槽是“小排量”,导致武直-10在高原飞得像喘粗气的老牛。经过十几年改进,功率从985千瓦提到1200千瓦,发动机进气口加装防沙网,排气口改成朝上喷——这下不仅高原能撒欢,还顺带降低了红外信号。最新改进型连陶瓷装甲都装上了,活脱脱从“布衣刺客”升级成“重甲骑士”。

虽然和美军阿帕奇比载弹量还差一截,但咱们的飞行员说了:“又不是搬砖比赛,够用就行,打准才是王道。”

武直-10技术突破

2022年巴基斯坦放弃采购武直-10,转头买了土耳其T129,这事给中国军工泼了盆冷水。

问题出在发动机高原性能不足,挂载武器也比不过人家。但转头咱们就搞出直-10ME出口型,换上功率更大的发动机,还能挂反舰导弹,最近泰国、阿根廷都开始探头探脑问价了。

自家部队更是玩出新花样,去年在福建沿海演练时,武直-10带着红箭-10导弹打海上小艇,官兵调侃这是“用宰牛刀切小鱼,图的就是快准狠”

0 阅读:1

小马拉车市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