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将领坂井武少将,曾以独立混成第4旅团独立步兵第12大队长、第十师团步兵第39联队长参加了侵华战争,其最后一个军职,是出任日军第十七方面军独立混成第127旅团长,日本战败投降后,奉命率领独立混成第127旅团官兵,在朝鲜半岛的釜山向美军第二十四军缴械投降。

坂井武
坂井武(1894—1977)是日本长野县人,1894年8月7日出生,1915年5月25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7期步兵科,与高桥坦、佐久间亮三、芳仲和太郎、绫部橘树、四手井纲正、楠山秀吉、朝野寅四郎、辰巳荣一、栗栖猛夫、布上照一、久野村桃代、谏山春树、佐佐真之助、石田荣熊、井桁敬治、纳见敏郎、村田孝生、石川浩三郎、内田银之助、坪岛文雄、元泉馨、有富治郎、后藤俊藏、小堀金城等人同学,同年12月25日晋升步兵少尉,不曾入读日本陆军大学校。
坂井武早期经历不详,1939年8月1日晋升步兵大佐,同年12月1日,被调到华北方面军第一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出任独立步兵第12大队长,其时旅团长为百武晴吉中将,该旅团是于1938年2月10日在河北编成的,此时正驻屯在山西阳泉地区,担任“正太铁路”的警备与作战任务,并将在山西掠夺的煤炭等资源,确保安全地输送回日本。

驻屯山西的日军
“正太铁路”是指石家庄至太原之间的铁路,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组织发动的“百团大战”,就是围绕正太铁路沿线区域展开的,“百团大战”最初也被称为“正太铁路破袭战”,而坂井武在出任独立步兵第12 大队长期间,几乎经历了“百团大战”的整个过程,经常率领所部与八路军所属部队进行交战,并经常进行报复性大扫荡。
1940年10月22日,坂井武被调到日本关东军,接替原田义和出任第十师团步兵第39联队长,此时该师团长为佐佐木到一中将,参谋长为千知波幸二大佐,许多军迷对该师团都十分熟悉,尤其是矶谷廉介担任师团长期间,该师团所属的“濑谷支队”,是日军进攻台儿庄的主力部队,在李宗仁率领的第五战区部队打击下,第十师团曾经伤亡惨重。

日军攻占滕县
1941年3月1日,十川次郎继任第十师团长,此时该师团被改编为三联队制师团,步兵第8旅团和步兵第33旅团番号被撤销,步兵第40联队被调出,仅下辖步兵第10联队、步兵第39联队和步兵第63联队,昔日甲种师团的风光已经不再。
1944年7月14日,坂井武被调回日本,接替高田利贞少将出任东京陆军少年兵飞行学校校长,该校是由东京陆军航空学校更名而来,更名时间是1943年4月1日,该校专门培养陆军航空科领域现役14岁以上至未满20岁的少年兵,进行飞行理论和飞行实操训练,坂井武任内于1945年3月1日晋升陆军少将。

东京陆军少年兵飞行学校
1945年6月1日,坂井武被调到朝鲜半岛,出任5月23日在京城(即汉城)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27旅团长,该旅团下辖独立步兵第760大队、独立步兵第761大队、独立步兵第762大队、独立步兵第763大队和独立步兵第764大队等部队,被部署在釜山地区担任警备与防御任务,隶属于日军第十七方面军司令部直辖。
坂井武及其麾下所属部队,在釜山迎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由于日军第十七方面军隶属于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管辖,而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是于8月18日下午发布向苏军投降命令的,而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朝鲜半岛由美军和苏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占领。

美军进驻汉城
1945年9月8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并于9月9日占领汉城,日军第十七方面军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将代表所属部队,于当日在汉城向美军第二十四军军长约翰·里德·霍奇中将投降,受降仪式在日本驻朝鲜总督府举行,由日本驻朝鲜总督阿部信行陆军大将签署了投降书,受降仪式上结束之后,日本国旗被降下,同时升起了美国国旗。

日军向美军投降
坂井武奉命率领独立混成第127旅团官兵,在朝鲜半岛南部釜山,向美军第二十四军所属部队缴械投降,其后经历不详,死于1977年1月20日,不曾获得任何等级的金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