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日本正加速推进以新型导弹为核心的扩军计划,同时强化本土军事训练,目标直指亚太地区。这一动向无疑为周边国家敲响了警钟。
日本近年来的军事战略已发生显著转变。2022年年底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日本政府明确将导弹袭击列为“明显威胁”,并强调发展“反击能力”的必要性。这一主张为自卫队列装远程导弹提供了所谓“正当性”。

“战斧” 巡航导弹资料图
数据显示,日本正加速推进多款导弹的研发与采购。2023年,日本修改了美制“战斧”巡航导弹订单,优先选择交付更快的型号。国产升级版12式反舰导弹的部署进度也被提前,预计将很快量产。此外,日本防卫省今年初宣布,研发“超高速滑翔弹”取得“积极成果”,进一步凸显其军事扩张的野心。
根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的《2025军力平衡》报告,日本计划在未来几年接收多种远程导弹,包括射程超过900公里的12式陆基巡航导弹、1600公里的舰载“战斧”导弹,以及美制“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更引人注目的是,日本还在研发下一代高超音速导弹,预计本世纪30年代初投入使用。
尽管日本政府雄心勃勃,但其扩军计划仍面临国内政治和经济阻力。2022年,时任首相岸田文雄承诺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2%,但现任政府的少数派地位使其难以顺利推动相关立法。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神保谦指出,政府回避履行立法程序,导致预算计划能否落实仍存疑问。
社会情绪同样构成障碍。虽然日本公众普遍支持增加军费,但对通过增税筹措资金的态度摇摆不定。此外,在九州等地区部署远程导弹的计划遭到当地居民强烈反对,政府需通过复杂的政治交易才能推进。

远程导弹资料图
日本自卫队能否有效运用新型导弹仍是未知数。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指出,日本在指挥控制和目标数据收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其“杀伤链”能力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显著。美国兰德公司专家杰弗里·霍农分析称,日本缺乏独立完成瞄准过程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未来仍需依赖美国支持。
尽管美日军事合作目前较为稳固,但特朗普政府对盟友的态度可能成为变数。今年3月,特朗普公开质疑美日同盟的“不对等性”,要求日本进一步增加军费。美国副防长候选人甚至提出,日本应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3%。这些言论加剧了外界对美日关系稳定性的担忧。
日本陆上自卫队近日宣布,将于本年度首次在国内实施地对舰导弹发射训练。此前,此类训练多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进行,本土化演练意味着参训部队规模扩大,协同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
日本政府近年持续强化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自2019年起已在鹿儿岛县奄美大岛、冲绳县宫古岛和石垣岛组建地对舰导弹部队。然而,这一举措引发当地居民不满。一位渔民表示,训练将导致渔业活动受限,对尚未从赤潮灾害中恢复的渔民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远程导弹资料图
日本的军事扩张和训练强化,无疑对地区安全构成新挑战。其远程导弹能力和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直接威胁周边国家的安全利益。
面对这一局势,中方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强化自身防御和威慑能力。一方面,需密切关注日本军事动态,分析其战略意图;另一方面,应加强区域合作,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绥靖政策只会助长扩张野心。唯有未雨绸缪,才能确保国家安全不受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