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祭出100%关税反击,加拿大农民遭殃,豌豆出口受阻或只能喂牛

商业小聪明 2025-03-09 06:15:49

"豌豆啊豌豆,曾是加拿大农民的摇钱树,如今却成了牛的口粮!" 3月8日,中国宣布对加拿大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加拿大赖以生存的农产品。消息一出,加拿大农民一片哀嚎——他们曾依赖中国市场消化70%以上的豌豆产量,如今却发现,这些原本能换来真金白银的豆子只能倒进牲畜的嘴里。为什么会这样呢?

加拿大农民被“精准打击”?

近日,我国发布消息,决定自3月20日起,对加拿大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

此举被视为中国对加拿大政府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坚决回应。

加拿大政府此前曾宣布,自2024年10月起,将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并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

这一明显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决定,严重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然而,面对加拿大政府的挑衅,中方的回应迅速而精准——关税政策直接冲击了加拿大最依赖中国市场的产品之一:农产品。

数据显示,加拿大每年出口的豌豆中,有70%都流向了中国。这一决定,无疑让加拿大农民瞬间陷入绝境。

于是网友脑补了这样一幅画面:“我们辛苦耕作了一整年,现在却只能看着豌豆堆满仓库,没人买!”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豌豆种植户无奈地抱怨。

豌豆价格应声下跌30%,贸易公司不愿收购,农民们只能将大量的豌豆廉价处理,甚至直接拿去喂牛。

“这不是普通的牲畜饲料,这是原本要出口中国的优质豌豆!” 他们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经济损失,更是因为政府在这场贸易冲突中的短视与无能。

豌豆变牛饲料?

加拿大政府或许早已预见到了当前的局势,因此推出了高达50亿加元的贸易援助计划,旨在协助加拿大出口企业“开拓新的贸易领域”。

然而,众所周知,想要找到一个能够替代中国市场的新出口目的地,绝非易事。

印度?需求远远不及中国,且印度自产的豌豆已经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欧洲?欧洲国家有自己的豌豆供应商,对加拿大豌豆的需求有限。

美国?美国的农业政策犹如一道坚固的盾牌,为本国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而加拿大的豌豆则在这场竞争中完全被边缘化。

回顾去年,加拿大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举动,无疑给其油菜籽等农产品的出口之路设置了重重关卡,导致农民们的收益大幅缩水。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此前有网友表示,加拿大的曾农民们纷纷走上街头,在议会大厦前拉起横幅进行抗议,他们迫切希望政府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继续与中国保持对抗姿态。

但令人失望的是,加拿大政府似乎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立场,对于改善中加贸易关系的任何尝试都显得犹豫不决,不愿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反而,政客们继续在国际上迎合美国,完全无视国内农民的生计。

但是换来的却是特朗普“将加拿大变为第51个州”言论。

这场冲突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迅速转向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确保豌豆供应稳定,而加拿大农民则面临生存危机。

加拿大民众:“中国少了我们,市场上依然不缺豌豆;可我们少了中国,连基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

加拿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加拿大若不纠正错误的做法,取消限制,未来豌豆喂牛的画面,或许将成为加拿大农业界的一道“心酸风景线”。

可最让人无奈的是,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

曾几何时,加拿大农民凭借优质的豌豆,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可现在,一纸“反歧视法案”改变了一切。

本来是对中国挥舞的“大棒”,结果打在了自己人身上。

中国市场一关,加拿大农民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而政府却装聋作哑,试图硬撑。

“我们还能坚持多久?”这个问题萦绕在无数加拿大农民的心头。

有人开始思考,是不是要转行?可农业产业链不像科技行业,说转就能转。

一旦市场失去,恢复起来难度极大。

中国已经在加速推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农业合作,一旦形成新的供应链,加拿大的豌豆想再回来,怕是难上加难。

国际贸易的逻辑很简单——谁提供稳定、可靠的供货渠道,谁就能掌握市场。而加拿大政客显然没有搞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一边叫嚣“独立自主”,一边却拿不出任何替代方案,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农产品烂在地里。

这场闹剧,已经让不少加拿大农民开始质疑自己的政府。

他们开始反思,究竟是谁让他们陷入了这场经济困境?当豌豆成了牛饲料,当农业收入大幅下降,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而如果加拿大政府还不回头,那么,未来恐怕不只是豌豆,还有更多的产业,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加拿大民众不想玩政治游戏,他们只想卖出自己的的农产品。,然而他们如此简单的诉求,或许只会在广阔的田野上回荡。

而加拿大政府,真的能听见吗?

0 阅读:0

商业小聪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