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我会换个身份,继续支持中国乒乓事业。”
历史任期最短中国乒协主席,4月23日,国乒领导班子“大换血”,主动辞职的刘国梁,紧跟上前的王励勤和马龙。

可以说,短短4天,国乒却是“接连动荡”。

4月23日,国乒领导班子的“动荡”还是引发了不小的舆论,而这其一便是刘国梁主动辞任!
各有各的说辞和猜想,但实际在去年9月,刘国梁便主动提出了辞职。

尽管领导挽留,但在刘国梁看来,此时辞职却是为下一任团队留足了“完整的奥运周期”,且交给王励勤和马龙,刘国梁表示很放心。
更何况,这二人让人直觉有“说服力”。

王励勤并非陌生,刘国梁的队友,16个世界冠军头衔,退居赛场后开始一步步在“上海乒羽”奋斗。
传说中的“王大力”,卧推力量一度从40公斤增加到107.5公斤,球风被称呼为“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乒坛里常常戏说的“二王一马”其中的“王”便有王励勤,而另外便是王皓、马琳。
总之,这作为运动员的王励勤,水平自是不必说,这应当作为乒协主席的能力,王励勤也不缺。

而这却是与王励勤退役后“从政”有关。
2009年,王励勤正式出任上海乒羽中心主任助理,作为本便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为上海乒乓做贡献,王励勤也终是符合。

而“边干边学”也便成为王励勤这么多年的经验累积,且令王励勤有了“思考”。
2011年升为上海乒羽中心副主任,2018年出任上海市体育局竞体处处长,2018年12月担任国乒协会副主席,并参与制定乒乓球发展规划。

紧跟的2021年以任命王励勤担任上海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主任,以统筹上海体育系统资源,从而助力上海在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的竞技优势。
一步步“边走边学”,王励勤开始清楚,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团队拧成一股绳的力量成为管理团队的重中之重。

经历中总结经验,对人才的看重,是王励勤的其中一步。
王励勤看重体育力量改革,八一队运动员都并非陌生,但八一乒乓队的解散,这股强劲的势力“归化到地方”可也是不小的助力。

而推动军队专业体育力量调整改革,其中便有王励勤的建议,尤为出名的便是樊振东被引进到上海。
事实证明,王励勤的做法颇有成效。

从2022年开始,上海队便连续三年包揽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而在整个巴黎奥运会周期内,上海乒乓球员拿到了6金4银3铜的成绩,创下上海队伍参加奥运会成绩的“历史新高”。
也是由此,王励勤开始意识到,单是从运动项目本身去思考问题,则尤为局限,站在整个体育产业视角,才是关键。

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人才的培养依旧至关重要。
实际近年来可见,外协的实力愈发劲猛,从前中国队全部包揽奖牌的局面也开始稍显吃力。

外协盯紧中国运动员的一招一式,毕竟作为“国球”的乒乓,中国运动员占据极大的优势,甚至不少外协成员都在中国集训。
运动员压力大,同时要承受“不得丢牌”的风险,甚至刚刚结束的世界杯男单金牌丢失,如何抗住舆论之外,也再次印证,外协的能力,如今终是不可小觑。

自然也有人戏谑,刘国梁此时换棒,是别有他意。
但实际,刘国梁的运动生涯和执政生涯,也终有辉煌,人才培养之上,马龙、许昕到如今王楚钦、樊振东等一批世界一流球手,大满贯的顶尖球员也终是有姓名。

中国乒乓的市场知名度,如今依旧继续持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
可圈可点终是有,且不必因后来针对体育运动员闻起的饭圈文化侵袭,亦或是波及到乒乓界的舆论而选择忽视。

如今此时辞任,留足一个完整的奥运周期是必然,也方便王励勤等人重新展开制定策略。且也并非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而如果按照正常换届2027年年份来说,距离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对国乒梯队建设便有些吃力。

而被聘任为乒协副主席的马龙,也终是担得上信任。
大满贯选手,日媒多年赞叹的“六边形战士”,国民度高,认可度强,不管是王励勤亦或是马龙,都均同时具备运动员的底子,和统筹管理的经验。

所以说,在刘国梁看来,此时辞任刚刚好,而交给王励勤和马龙,自己放心。
但也同时,一个新的奥运周期,压力也不小,更何况20日中国男乒刚在家门口丢了男单冠军,21日中国乒协公布多哈世锦赛,陈梦、马龙、樊振东等退赛,“新人”上前,“老人”后退。

如今乒协领导班子“大换血”。
如何实现新老交替、如何确保技术创新、又将如何革新梯队助力,留给国乒的难题怕也终是不小。
参考资料:
新任乒协副主席马龙:感谢刘国梁,愿把经验传给年轻运动员——澎湃新闻
刘国梁谈辞任乒协主席:去年9月提出——正观新闻
专访|刘国梁:王励勤、马龙都是难得人才 我换一种身份继续做贡献——青瞳视角
深一度|王励勤二次创业从未停步,带领中国乒乓直面挑战——澎湃新闻


